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弘扬具有时代精神的道教文化

发布时间:2018-03-14 19:06

  本文选题:道教文化 切入点:卿希泰 出处:《中国宗教》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在现代社会,加强对道教文化的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任务。道教文化并不是一种远离尘世、与世隔绝、和现代生活没有关系的文化,恰相反,它的许多思想对当前的现实生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的甚至还可以说是一种匡救时弊的良方。—卿希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
[Abstract]:In modern society, it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task for us to carry forwar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by strengthening the study of Taoist culture and taking its essence away from the dregs. Taoism culture is not a kind of isolation from the world. Cultur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modern life. On the contrary, many of its idea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rrent real life. Some of them can even be said to be a good way to remedy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time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building a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is to train socialist citizens with ideals, morals, culture and discipline. Improve the ethical and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whole Chinese nation and establish a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哲乐,何佳;道教文化与女性休闲[J];天府新论;2005年S1期

2 江峰;;于无为处见有为——评《道教科学思想发凡》[J];中国道教;2006年02期

3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2期

4 尹志华;;道教文化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启示[J];中国宗教;2006年09期

5 冯今源;;认识道教·序言[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4期

6 尹志华;;弘扬道教优良传统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中国宗教;2007年07期

7 江妍;陶莉;;中国道教文化与旅游[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8 胡锐;;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J];宗教学研究;2008年04期

9 卿希泰;;我和道教文化研究——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而作[J];宗教学研究;2008年04期

10 黄永锋;;道教服食的技术哲学意蕴[J];哲学动态;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卿希泰;;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应超;;新世纪中发扬光大道教文化的思考[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张金涛;柔弱;;新世纪道教前途走向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冯可珠;;二十一世纪道教如何立足社会[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应超;;简论道教教义与道教承传及其和当代社会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马腾云;;纪念老子诞辰2574周年题词[A];老子故里话老子(第十一集)[C];2004年

7 盖建民;;从道教生命哲学看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李刚;;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9 李似珍;;道教网络建设之我见[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刚;;二十一世纪道教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陈永革;共谈道教与构建社会和谐[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张世辉;传播道教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曾东平 袁敏;走进道教文化节[N];四川日报;2004年

5 记者 何晓蓉 赖晓莉 实习记者 侯利强;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隆重开幕[N];成都日报;2006年

6 杨前进;道教文化与齐云山旅游发展[N];中国旅游报;2006年

7 周高德;琼楼玉宇:道教文化的载体[N];中国民族报;2007年

8 国风;道教与文学艺术[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黄冬 王渡生;道教文化在成都: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吴健礼;漫话古代巫术道教与苯教文化的对比和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闵丽;太平天国的宗教信仰与道教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香凤;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苌乾坤;安徽齐云山道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杜莹;中国古代道教科技文献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李西林;鄂西清太坪镇道教文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5 黄欣;敦煌道教类书文献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6 王梦s,

本文编号:1612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12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