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敦煌本受戒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22:24

  本文选题:敦煌 切入点:受戒 出处:《兰州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受戒是佛教为出家的僧尼或在家的教徒传授戒法的一种必要仪式。将受戒仪式依序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受戒文。敦煌文献中存有近百件,依据其受戒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受三归五戒八戒十戒文》、《受八关斋戒文》、《受十戒文》、《受菩萨戒文》、《和菩萨戒文》等五类,有着很大的研究价值。文章旨在对这些《受戒文》进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本着客观的立场,侧重于从受戒仪轨方面对各类受戒文做一初步之分析,以期能使学界对受戒文有一个较客观、真实和全面的了解,以便展开深入、系统的综合性研究。
[Abstract]:Precepts are a necessary ritual for Buddhism to teach precepts to monastic monks and nuns or to homeschool believers. By recording the rites in sequence, they form the precepts. There are nearly a hundred pieces in the Dunhuang literature,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recepts they receive.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receive three Gui, five precepts, eight precepts and Ten precepts", "receive eight precepts", "receive Ten precepts", "receive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Bodhisattva precepts", and have great research value. In the light of the objective standpoi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making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forbidden articles from the aspect of the precepts, in order to enable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have a more objective, true and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m, so as to carry out a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study.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泛舟;敦煌文学写本辨正举隅[J];敦煌研究;1991年01期

2 郭锋;;敦煌本《侯昌叶直谏表》与晚唐懿、僖时期之政局[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饶宗颐;敦煌本《立成孔子马坐卜占法》跋[J];敦煌学辑刊;1999年01期

4 杨思范;;敦煌本《庄子》写卷篇章考[J];文献;2007年03期

5 拾文;;《敦煌写本坛经》是“最初”的《坛经》吗?[J];法音;1982年02期

6 谢思炜;;敦煌本白居易诗再考证[J];文献;1997年01期

7 束景南;郝永;;论敦煌本《佛说孝顺子修行成佛经》的文学成就[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高国藩;;敦煌本《崔氏夫人训女文》及其由来[J];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06期

9 施安昌;观《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敦煌本补记[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6年03期

10 侯黎明;;守望与拓展——敦煌与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J];美术;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邰惠莉;;敦煌本《佛说玉耶女经》初探[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商业贸易市场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3 刘永明;;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窦怀永;;敦煌本《瑞应图》谶纬佚文辑校[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5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中的行为决定论[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6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杏林;;试述《伤寒论》写本与传本《伤寒论》的关系及其文献价值[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8 景盛轩;;敦煌写本《大般涅i镁分忌滩筟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陈于柱;;从敦煌占卜文书看晚唐五代敦煌占卜与佛教的对话交融——以敦煌写本宅经为中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10 张锡厚;;敦煌本《李白诗集》残卷再探[A];中国李白研究(1992-1993年集)[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百忠;莲手菩萨的绰约风姿[N];中国商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林世钰通讯员付中;“清华教授”原来是无业人员[N];检察日报;2003年

3 范军;中国文学的菩萨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木木;青铜一佛二菩萨精彩亮相[N];中国商报;2007年

5 刘恒文;石刻菩萨造像[N];中国商报;2004年

6 董增旭;石钟山十二号石窟:佛、菩萨和弟子造像[N];大理日报(汉);2009年

7 胡小平;寻访彝族“天菩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8 金申;菩萨造像讲究多[N];中国商报;2001年

9 王惕;借花献佛[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周之江;“红军菩萨”,祭拜者不绝[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敦煌大族与佛教[D];兰州大学;2011年

2 贾娟;敦煌变文俗语词论著解题[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郝二旭;唐五代敦煌农业专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陈粟裕;唐宋时期敦煌石窟中的于阗因素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5 高蒙;图塔与礼佛[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6 袁婷;敦煌藏经洞山土绘画品研究史[D];兰州大学;2012年

7 沙梅真;敦煌本《类林》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9 侯莉;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0 朱大星;敦煌本《老子》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梅;敦煌本受戒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伏婧;“敦煌韵”之美[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蔡渊迪;敦煌经典书法及相关习字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车雯婧;清代对敦煌的开发[D];兰州大学;2012年

5 胡翠霞;百年敦煌婚丧礼俗研究综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兆杰;敦煌汉文中医药文献俗字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冉永忠;吐蕃占领敦煌时期的部落制度与封建关系研究[D];西藏民族学院;2010年

8 姬慧;敦煌碑铭赞词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倩茜;唐前后水系演变对敦煌发展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郑_ ;唐五代敦煌僧俗邈真图像考释[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1641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41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