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奈格什班迪教团的历史特征与当代发展
本文选题:土耳其 切入点:奈格什班迪 出处:《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土耳其奈格什班迪教团向来有关心政治,重视民生与社会发展的特点。19世纪复兴派崛起使该教团与奥斯曼帝国的近代化相联系。现代土耳其建立以后,它先后经历了蛰伏、复兴和发展三个阶段。当代土耳其奈格什班迪教团的复兴和发展深受科提库等教团领袖个人思想的影响,也是该教团自身的现实主义和灵活性特征以及凯末尔主义的弱点和土耳其多党民主制等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此外,该教团与世俗主义在现代价值上的趋同性也有利于世俗阵营对其持宽容和观望态度。
[Abstract]:The Negeshibandi order in Turkey has always been concerned about politics and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ise of the Renaissance in the 19th century linked the order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Ottoman Empire.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Turkey, it has experienced a dormant period. Three stages of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geshibandi order in contemporary Turkey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personal thoughts of the leaders of the order, such as Kotiku,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its own realism and flexibility, as well as the weakness of Kemal's doctrine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Turkey's multiparty democracy. The convergence of the order and secularism in modern values is also conducive to the secular camp's tolerance and wait-and-see attitude towards it.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LZUJBWTD00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6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敏敬;;跨越宗教与世俗的界限——土耳其伊斯兰经济及其影响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侃;南北朝佛教教团阶级结构述论[J];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2 张大柘;日本主要的新兴教团(神道教系列)[J];世界宗教资料;1994年01期
3 温金玉;;佛陀出世与教团的成立[J];五台山;2007年03期
4 郑炳林;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以饮酒为中心的探讨[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5 肖玉秋;;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团监护官考略[J];清史研究;2010年02期
6 肖玉秋;;1917年前俄国关于驻北京传教团政策的演变[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7 李乐曾;近代在中国的德国基督教传教团[J];德国研究;1997年03期
8 沈定平;16-17世纪中国传教团与墨西哥教会的联系及其方法的比较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03期
9 约翰·德鲁尔;观鑫;;《1579—1724年耶稣会士中国传教团的东方之旅》简评[J];国际汉学;2010年02期
10 郭武;宋以前孝道是否有“教团”崇拜[J];中国道教;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清规戒律中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朱海录;百人“义教团”进校上讲台[N];无锡日报;2007年
2 兰亚明 秦红;南大首批赴疆支教团昨夜启程[N];新华日报;2000年
3 姜生;宗教生态与宗教世俗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日本继续监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5 本报记者 林智岚;厦大支教团:改变孩子,也改变自己[N];福建日报;2006年
6 郭晓琦;支教团在镇原[N];甘肃日报;2004年
7 本报驻澳大利亚记者 李学江;历史前尘 悲歌如泣(上)[N];人民日报;2001年
8 牟钟鉴;宗教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N];中国民族报;2013年
9 通讯员 正军邋玉佩 记者 张玉峰;翔宇支教团:我们不负重托[N];扬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迎春;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戒律清规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陈明华;民国新宗教的制度化成长[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玉茹;中国早期比丘尼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63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63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