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法国经院汉学鼻祖雷慕沙的道教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7 13:17

  本文选题:雷慕沙 切入点:道经译介 出处:《宗教学研究》2017年01期


【摘要】:雷慕沙是法国首位经院汉学家,他的道教研究基本沿袭了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对于道教的贬斥态度,体现了19世纪欧洲人面对异质宗教时的“基督教至上”和“欧洲中心论”的时代偏见。然而他又在欧洲首译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率先选译《道德经》,在19世纪的欧洲开启了道经译介和道教研究的序幕。本文尝试通过梳理雷慕沙对于《太上感应篇》及《道德经》的译介与诠释,以及其对于法、英、德等国的道教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揭示雷慕沙在道家和道教思想于欧洲的传播过程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再现19世纪前后欧洲对于道教的认识及研究特色。
[Abstract]:Lei Mucha was the first Sinologist in France. His Taoist studies basically followed the derogatory attitude of missionaries who came to China during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o regard Taoism. It reflects the "Christian supremacy" and "Eurocentrism" of the European era in the face of heterogeneous religions in the 19th century. However, he took the lead in the first European translation of the book of Taoist persuasion, the Book of Daoism, the Book of morality, and the Book of Virtue, in the 19th century. Europe in the 20th century opened the prelude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aoist scriptures and the study of Taoism. And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aoist studies in France, Britain, Germany and other countries, revealing the intermediary role played by Lei Mu-sha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Taoism and Taoist ideas in Europe. Reappearance of the 19 th century about the European understanding of Taoism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钟影;;浅谈广西内河港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珠江水运;2017年07期

2 朱文海;;论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年10期

3 高萌;;船舶航运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2017年01期

4 梁恩胜;黄云投;;浅析我国内河船舶防污染现状及预防措施[J];民营科技;2016年11期

5 李鲁宁;李涛;;内河危险货物监管中危险化学品名录与危险货物品名表的区别[J];中国水运;2016年06期

6 史益民;;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的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6年10期

7 李鲁宁;李涛;;关于内河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参保船舶吨位等级设定的研究[J];中国水运;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袁群;;长江航运对流域水环境质量影响的分析研究[J];生态经济;2014年07期

2 唐钦庭;;对内河航运实施环境税之可行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4年05期

3 袁群;;内河航运水污染控制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中国航海;2013年01期

4 周守猛;;长江中下游水域船舶防污染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1年14期

5 杨伟杰;;湛江港防治船舶污染分析[J];珠江水运;2010年06期

6 赵春生;;浅析《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J];珠江水运;2009年12期

7 罗征堑;;浅谈三峡坝区船舶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和运行[J];交通建设与管理;2009年Z1期

8 乔冰;;我国船舶防污染应急工作进展概述[J];水运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9 ;防污染工作需要规范化[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7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显一;;二十一世纪道教审美文化展望[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王光德;;重视生命为人祈福是道教的自我[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樊光春;;道教思想在西北生态建设中的实践意义[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大华;;多元、一元之间——对文明冲突论与文明对话论的道教回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苏荣购;;论道德教神仙和道教斋醮的关系[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王宜峨;;“与时俱进”和“相适应”[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盖建民;;神仙之道与科学之道:道教科学思维方法初论[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陈静;;道教的女仙——兼论人仙和神仙的不同[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李申;;道教的本质[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10 葛景春;;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 郑志明;高屋建瓴独具匠心[N];光明日报;2010年

2 刘仲宇;道教的文化定位与文化担当[N];中国民族报;2014年

3 道文;道教向海外的传播[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白晓欲 夏和生;道教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袁志鸿;和谐:道教思想的应有之义[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通讯员 刘仁贵;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第三次研讨会在湘召开[N];湖南日报;2004年

7 吴泉万;道教在古夜郎的历史渊源[N];学习时报;2005年

8 史蓉邋张凯;道教的环保思想及其意义[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记者 黄欢 孙聪;道教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在昌举行[N];南昌日报;2008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固盛;大器晚成 锐意创新[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钊;道教内炼学与中国器乐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白才儒;汉魏晋南北朝道教生态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杨玉辉;道教人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4 连遥;道教生命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李珉;明清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申喜萍;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D];四川大学;2003年

7 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坤;汉晋道教财富伦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毛丽娅;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鲍新山;北宋士大夫与道家道教[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璐;隋唐道教性情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刘林;王屋山道境广场文化背景与建筑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耀月;“拜上帝教”与“天道教”之比较[D];延边大学;2015年

4 郭兴;道教旅游文化翻译策略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5 曾菁菁;消解与重建:《金瓶梅》与《红楼梦》道教描写比较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梦;郭璞思想综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台天娇;宋元明首饰文化中的道教观念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8 杨辰鸿;唐代道教人物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9 马果;道教“符{摗蓖枷褚帐醯氖泳跫壑笛芯坑氪葱率导鵞D];四川师范大学;2016年

10 王立君;阳明后学与道家道教思想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671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71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7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