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群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09:10

  本文选题:藏传佛教 切入点:宁玛派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俄巴是藏族地区民间的宗教师,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他们既成家继嗣,又专营宗教,可谓"兼职宗教师"。本文根据田野调查资料,探讨了俄巴群体的特征、培养和传承方式、活动场所、宗教仪式及其社会影响等。作者认为俄巴最能体现宗教的神圣性与世俗性特征,他们不仅是佛教民间化和本土化的典型个案,也是藏区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产物。
[Abstract]:Russia-Pakistan is the Tibetan region folk religious division, belonging to Tibetan Buddhism Nimah school.They both have heirs and specialize in religion, so they can be described as part-time teachers.Based on the data of field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and inheritance mode, activity place, religious ceremony and its social influence of Russia-Pakistan group.The author thinks that Russia and Pakistan can best embody the sacred and s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religion. They are not only a typical case of Buddhist folklore and localization, but also a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multi-religious cultures in Tibetan areas.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项目“藏传佛教宁玛派密咒师研究”(12TB0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艳娜;;透视闪婚背后的文化根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期

2 刘军;;试论黎族文身长期留存传承的原因[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侯玉霞;;简论莫斯的一般巫术理论及其学术地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唐胡浩;;交融与传承:紧密型民间宗教信仰体系的建构——对三家台蒙古族村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李建宗;;仪式与意识:对丧葬的一种解析——以甘肃省陇中地区为例[J];河池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萍;科学与宗教——论科学时代宗教的存在原因及其对社会的主要影响[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宋景芬;任林洁;;中国车文化形成与发展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徐薇;;东北农村二人转乐队的人类学考察——以黑龙江省牛家镇兴山村的瑞风乐队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9 乌仁其其格;;萨满教的社会性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5期

10 钟金贵;;仡佬族传统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变异[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李莲;;全球化背景下佤族社会文化的变迁——魔巴与佤族传统文化[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秦星野;;从宗教社会学看传销新特点[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6 罗艳秋;徐士奎;;如何从民族文化视角探寻民族医药的内核[A];第五届全国民族医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答小群;;民间信仰与乡土社会——金花信仰的文化人类学考察[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8 岳天明;郝世亮;;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化研究及其意义——以新疆游牧少数民族妇女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建新;王存河;;宗教自身被信仰的内在原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10 王璐瑶;;对宗教仪式本质的宗教心理学微观剖析——以广西百色地区乐业县大挽村架桥仪式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七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5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张嵘;传统 创新与发展[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晨华;从广西宾阳舞炮龙文化看全民健身活动的价值体现[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野;先秦休闲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翼;“80后”青年离婚现象的道德拷问[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曾燕;龙图腾的审美记忆与隐性传承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何志芳;土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华旦多杰;论《格萨尔》对藏族牧区青少年的文化启蒙作用[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苏前清;韩少功的“底层写作”论[D];南昌大学;2010年

9 程贵丽;民俗视野中的兰考地区婚俗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铃木岩弓,何燕生;“民间信仰”概念在日本的形成及其演变[J];民俗研究;1998年03期

2 蒲文成;多加乡的民间宗教活动[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多穷 ,边巴次仁;从普通教师到藏学专家——记西藏大学教授强俄巴·次央[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2年02期

2 看本加;;藏传佛教宁玛派“俄巴”的生产性仪式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李春华;金兰;刘洪;;俄巴绒二村经堂壁画调查与初步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2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杜军玲;强俄巴家族故事中的西藏[N];人民政协报;2011年



本文编号:16900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900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