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佛教传统的现代身影

发布时间:2018-04-02 01:28

  本文选题:佛教徒 切入点:传入中国 出处:《中国宗教》2014年03期


【摘要】: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它的某些优良传统逐渐融入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并影响深远。实际上现代生活中的许多事物,都能在佛教传统中寻得雏形。"一白三羯摩"——表决制度"一白三羯磨"是佛教僧团中最重要的一种表决方式。在古代,印度佛教僧团遇到重要或疑难问题时,需要僧团大众表态而共同作出决定,这就是所谓
[Abstract]:In the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Buddhism into China, some of its fine traditions have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social life of China and have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fact, many things in modern life, The voting system of "one White and three Capricorns" is the most important voting method in the Buddhist order. In ancient times, when the Buddhist order of India encountered important or difficult problems, A common decision needs to be made by the community of monks, which is called the
【分类号】:B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村;;用实际行动“利乐有情”[J];法音;1983年04期

2 魏承思;;佛教对中国民俗的影响[J];学术月刊;1990年11期

3 体圣;;弘扬佛教文化精华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锦上添花[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明真;;开创佛教事业的新局面[J];法音;1983年06期

5 赵朴初;;在中国佛学院本科毕业典礼上的讲话[J];法音;1984年05期

6 觉醒;;回忆我的恩师真禅法师[J];法音;2005年12期

7 叶小文;一诚;明生;净因;圣凯;;“以戒为师”与中国佛教的未来[J];中国宗教;2007年01期

8 刘玲娣;;从“老子化胡说”看汉魏六朝佛教徒的老子观[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学诚;;培养外语人才 让中国佛教走向世界——在2008佛教外语交流会开幕式上的讲话[J];法音;2008年07期

10 张美云;孙娟娟;;论佛教折射的环保理念与环保实践[J];五台山研究;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伟达;;佛教中国化的艰难历程[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2 吴霓;;唐代佛教对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3 郑春苗;;印度佛教与中国医学的发展[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魏德东;;当代中国佛教的保守与开放[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富学;陈爱峰;;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4辑——新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08年

6 马冬青;;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道教文化——在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词[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张公瑾;;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中国傣族地区时间考[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8 尚杰;;禅宗与后现代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沈德溶;;差会、传教士及传教运动[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许宁;;儒佛孝道之比较[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扎西;藏传佛教优良传统决不容践踏[N];西藏日报;2008年

2 温金玉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教授;佛教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王惕;传授佛法 壮大僧团[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广艳;发扬优良传统 积极服务社会[N];中国民族报;2005年

5 史幼波;鹤鸣雾中 成都佛道早期圣地[N];成都日报;2008年

6 郭大松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教授 刘本森;基督教传教士落户山东[N];联合日报;2009年

7 邓恩娟;问道佛源[N];国际商报;2009年

8 学诚;和为贵 兼相爱[N];人民政协报;2007年

9 本报评论员 谢珂;释疑释永信式扩张[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福建社会科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陆芸;探寻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之源[N];中国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2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3 宇恒伟;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欧宗启;印度佛教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5 吴丹;《大乘大义章》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6 李小花;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科学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袁瑾;汉传佛教瑜伽焰口与全真道教铁罐施食仪式音乐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李大伟;佛音缭绕的六朝文学[D];山东大学;2009年

10 丁氏碧娥(释心孝);禅茶一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晶;从《高僧传》看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徒人格的塑造[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瑾瑾;女性宗教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3 李琼;1963年南越的“佛教徒危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薛慧敏;佛教徒皈依原因、宗教性差异调查与佛教心理保健功能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苏力博;犍陀罗雕塑艺术对中国石窟造像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灿;印度佛教经论中的人类历史观[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7 阮光颖(释同寿);《四十二章经》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颜福;藏传佛教“十善”中的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9 肖明亮;麓山寺的历史兴衰及其启示意义[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孙玉娟;印度佛教对中国唐代人物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98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698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