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三重视野

发布时间:2018-04-03 07:49

  本文选题:基督教中国化 切入点:三重研究视野 出处:《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此项重要研究不可或缺"三重学术视野",即"过去、现在与未来"。因而,本文通过全面地探讨中国基督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力求客观而如实地呈现基督教中国化所存在的主要难题,并就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学术见地。
[Abstract]:The study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is a major subject which has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by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important research is indispensable to triple academic vision, that 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Therefor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of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present objectively and truthfully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ocalization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foresight to solve these problems.Constructive academic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宗教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西宗教哲学比较的几组关键问题”(10JJD720013)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合作项目“基督教中国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志刚;;宗教对话的理论动向及其现实启发[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善刚;;身行据乱 心写太平——康有为家思想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黄妍;桑青松;;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人际空间距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马丽蓉;论西方传媒在中阿合作中的阻障作用[J];阿拉伯世界;2005年06期

4 周红安,张彩云;罗素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祁若冰,乔刚;论第二次中外法律文化融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卢明玉;;晚清传教士林乐知的翻译与译论[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张艳涛;;唯物史观视阈中的“中国问题”[J];北方论丛;2010年05期

8 徐瑾;;论中西方“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区别[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王传玲;;从零和博奕到正和博奕——新时期中国和平崛起的解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10 李海岚;;试用中国的儒学和谐观解析美国的多元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凤桥;;学术传统:优势或劣势?(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2 井百祥;;可持续发展中的后农业现代化[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叶小青;邵勇;;“和平发展”视阈中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建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秦德君;张玲彤;;中国国民文化特性的分析模式[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5 任慧;;儒家文化与中国文化战略[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曹荣;;灵验与认同——对京西乡村天主教群体日常生活的考察[A];第二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中青年学者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7 李晋奇;;罗素北京讲学及影响评析[A];北京学研究2012:北京文化与北京学研究[C];2012年

8 邓子美;范宁宁;;宗教间的冲突与和谐——中西宗教的一个比较及其成因探讨[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9 温小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观意蕴[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杜丽燕;;中国梦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提升[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小玉;民国《经济学季刊》(1930-1937)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2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宏;英汉词汇理据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琼华;社会转型中的认知范式与价值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价值体系重构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崔华杰;传教士学者与中国历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张艳花;毛姆与中国[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安华;学而优则“仕”[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树剑;中国省级人大预算监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庞荣华;毛姆异域游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赵炜中;试论当代中国和谐文化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秋明;当代罗城基督教信徒口述耶稣形象初探[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杜瑞芹;中国传统乡土伦理与当代农村人际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石黎华;传播视野下的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问题初探[D];南昌大学;2010年

6 张二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谷崎润一郎在中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盈;福建与西班牙东来者的自我诠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卢燕君;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10 林硕;从《四库全书》与《百科全书》比较透视十八世纪中欧文化差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民青;论意识的三重关系[J];东岳论丛;1987年02期

2 辰光;;读书的三重境界[J];才智(才情斋);2007年11期

3 邓亮;;我跑步的三重境界[J];中国研究生;2013年11期

4 廖久明;;从高长虹作品看其三重人格[J];郑州师范教育;2012年01期

5 申振;;论志愿者的三重境界[J];黑龙江史志;2013年19期

6 张宝贵;美与生活的三重陷井[J];民族艺术;1997年04期

7 黑豆梨;;闺蜜讲话的三重境界[J];意林(原创版);2013年09期

8 黑豆梨;;闺蜜讲话的三重境界[J];中外文摘;2013年21期

9 徐笑一;论巴依阔夫《大王》的三重境界[J];俄罗斯文艺;2004年02期

10 张丽青;;略论《三重祈祷》的悲剧色彩[J];语文学刊;2011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叶瑛;;体育课程微观“三重结构”理论依据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2 盛维勇;;关于“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细化、延伸及督察[A];高等学校纪检监察工作研究(六)[C];2008年

3 雷龙乾;;发展本体论——论中国当代社会改革开放和发展实践的三重历史目标[A];农业与现代化——第十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陈鹏;李启彭;;一例具有三重螺旋的三维铽-羧酸金属有机框架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3分会:晶体工程[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俊雄;站在“三重”基石上眺望明天[N];东莞日报;2012年

2 记者 黄观平;按计划稳步推进“三重”项目建设[N];东莞日报;2013年

3 记者 卞小燕;全市“三重”工作稳步推进[N];盐阜大众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曾令俊;莞再发力“三重”建设 26个项目集体动工[N];民营经济报;2013年

5 记者 卞小燕 通讯员 崔敏;全市“三重”工作稳步推进[N];盐阜大众报;2014年

6 记者 李健武;厚街“三重”项目建设进度达标[N];东莞日报;2014年

7 李占杰 洛阳支队;管理工作的三重境界[N];人民武警报;2014年

8 亦适;中远集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 保证企业健康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

9 局办;市民宗局制定“三重一大”决策原则[N];玉溪日报;2008年

10 梅世云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加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海燕;化学用语学习中的“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三重表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颖辉;从三重理性看良法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04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04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f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