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道教生态安全意识发微

发布时间:2018-04-16 21:17

  本文选题:道教 + 生态安全 ; 参考:《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02期


【摘要】:本文首先选取"安其天地"、"用而安之"、"三才既安"等短语进行解读,认为这些短语是道教关于生态安全的独特表述。接着,本文阐述了道教生态安全意识赖以发生和流行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历史原因,认为道教所信仰的"道"本来就蕴含"安全"的思想意义,而现实环境的安全问题又促使道门中人认真思考,从而形成了道教独特的生态安全意识,提出了维护生态安全的许多主张、措施。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irst chooses the phrases such as "peace of heaven and earth", "use of peace", "three talents", and so on, and thinks that these phrases are the unique expressions of Taoism on ecological security.The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for the emergence and popularity of Taoist ecological security consciousness, and holds that the Taoist belief in "Tao" contains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safety".However, the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real environment urge the people in Taoism to think carefully, thus forming the unique ecological security consciousness of Taoism, and putting forward many opinions and measures to maintain ecologic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项目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道教善书搜集与分类研究》(批准号:skgt201106)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重大项目《百年道教研究与创新工程》(批准号:09@ZH011)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道学精华集成》(批准号:09JZD0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5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3 杨明;;古代文学批评对于女色和男女情事描写的态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5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刘忠;康德的“因果观”探析——兼论与佛教“善恶报应论”比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孙浩然;道教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孙芳芳;;道教对魏晋南北朝人鬼恋小说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徐惠;;论道家文艺观对宋徽宗书画创作的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10 连超;;浅析颜真卿及其书法与道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陈德安;;道家道教的宇宙生成论教育与现代科学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刘克;;汉画像石葬俗的衰亡果真是因汉末政治动荡经济萧条吗——从文化通观视角立论并以此与汉画界前辈商榷[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赤银忠;;南阳汉画中的内丹修仙术[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立;;汉画像‘楼阁拜谒图”大树艺术组合构图意义再探[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杨孝鸿;;汉代墓葬画像中“假门”现象之探讨——兼论灵魂升天还是回归[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高二旺;;由汉画解析汉代的灵魂观念[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刘小磊;鞠辉;;南阳陈棚汉代彩绘画像石墓三幅画像的考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践;;论政教关系的层次与类型[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7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袁野;汉画像石造型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梦洁;基于养生理念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付洁;道教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的三怪系列[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汪茉莉;“青衣”及其文化语义浅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黄嘉敏;七月十五节俗与民间传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U_;南宁市体育养生行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孙宁;叙事学视野下的《搜神记》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唐丽星;早期道教的行香文化[D];南昌大学;2010年

9 郑兴中;早期道符功能考[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国莲;;生态安全之于和谐社会的意义澄明与理念确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2 刘宁;;理性应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建设[J];神州;2013年19期

3 万哨凯;宋晓丹;;南昌市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大家;2011年23期

4 高启晨,陈利顶,姜昌亮,李国强,丘君,高安;西气东输管道沿线河西走廊地区生态系统评价与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J];干旱区地理;2003年04期

5 黎昕;社会结构转型与我国生态安全体系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期

6 罗康隆;;跨文化视野中的人类生态安全观——基于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肖黎明;;生态安全SOS 来自长江沿线的调查报告[J];啄木鸟;2002年11期

8 赵颖;;生态学视野下的《2012》解读[J];电影文学;2010年09期

9 崔海洋;张琳杰;;侗族梯田构建智慧与生态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李本书;;傣族“龙山林”文化禁忌与边疆生态环境的安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连仲;;生态安全是遗产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大前提[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3: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C];2006年

2 全永波;吴玮;;海岛生态安全体系构建初探[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3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4 钟章成;;物种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性——兼论物种对生态安全的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5 苏智先;;西部开发中的生态安全与生态安全管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陈学敏;;我国农村生态安全思考[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7 刘华;安晓勇;;中国西部的生态安全及其立法探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8 何大明;;全球化与跨境水资源冲突和生态安全[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孙永萍;温远光;;城市化与生态安全[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曹伟;;生态安全战略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云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安华轩 彭靖里;补上“生态安全”这一课[N];云南日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谢方;“美丽中国”是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巨大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黎晓艳;周先旺:生命安全与生态安全要并重并抓[N];黄石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万建民;生态安全不容忽视[N];经济日报;2002年

5 郭耕;正视生态安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警惕国际贸易危及生态安全[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潘少婷;塘厦获评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N];东莞日报;2010年

8 王立凤;塘厦获评“国际生态安全示范镇”[N];东莞日报;2010年

9 实习记者李慧子;学界研讨生态安全中的法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10 记者 刘俊 通讯员 李根东 龚道平 崔连江;护生态安全 绘绿色长卷[N];十堰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永仕;生态安全的现代性解构及其重建[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2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戴科伟;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熊鹰;湖南省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刘莉;水文生态安全法律保障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杨赛明;煤矿区生态安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邱微;黑龙江省资源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安全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10 谭键;海南省生态安全的空间结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春雪;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乡生态安全综合评估[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霞;中国生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余丹;论技术生态安全[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邹长新;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研究——以黑河为例[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5 王志琴;小城镇地区生态安全研究初探[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6 刘兵;哈尔滨都市圈生态安全系统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陈少慧;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厦门市生态安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许诗;过去30年三江平原生态安全动态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蔡磊;基于承载力理论的广东省生态安全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10 王彦双;辽宁沿海地区生态安全时空评价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60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760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