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延不绝话烧香
本文选题:香料 + 焚香 ; 参考:《中国道教》2014年01期
【摘要】:正烧香的历史自从人类学会了用火,在燃烧各种草木的过程中,会发现其中有些香气能驱除秽邪,让人宁静舒畅,此后,这些特殊的香料就被用在一些隆重的祭祀仪式上,开始人们只是烧原始的香木,后来就学会了加工香料。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焚烧木头和树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古埃及、巴比伦、罗马、印度、玛雅、秘鲁、犹太人的宗教祭祀中都有焚香仪式。基督教会于公元4世纪也开始在圣餐礼上焚香。从有文字的史料来看,中国
[Abstract]:The history of burning incense since humans learned to use fire, in the process of burning all kinds of vegetation, you will find that some of the aroma can remove filthy evil, make people quiet and comfortable. Since then, these special spices have been used in some grand sacrificial ceremonies. At first people only burned the original fragrant wood, and then learned to process spices. The Greeks burned wood and resin in the 8 th century BC to worship the gods and dispel demons. In ancient Egypt, Babylon, Rome, India, Mayan, Peru, Jews in religious sacrifices have burned incense ceremony. The Christian Church also began burning incense at the Eucharist in the 4 th century AD. Judging from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with written characters,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道教学院;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舒;;论罗马帝国皇权强化对基督教发展的影响[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王們;;《使徒行传》15章1-20节的经文诠释及其处境化解读[J];金陵神学志;2004年03期
3 程郁 ,张和声;早期犹太教育浅谈——兼论犹太教与儒学教育观之异同[J];史林;1991年03期
4 张素威;;国内基督教实证研究述评[J];金陵神学志;2010年03期
5 ;圣经故事(连载)——四 洗者若翰[J];中国天主教;1984年09期
6 陆培勇;《圣经》和《古兰经》中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犹太人的历史宗教概念[J];史林;1990年02期
7 刘若民;;试论教会的特征[J];天风;2002年08期
8 胡水华,仲伟良;尼西亚会议的宗教政治[J];江汉论坛;2005年10期
9 周蜀蓉;;《边疆服务》评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10 顾晓鸣;论犹太文化的特征及其发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Ralph Covell;焦玉琴;;羌人的宗教及民族渊源考[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2 李亚婷;;试论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基督教[A];中日关系史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2期)[C];2011年
3 张子荣;;山西基督教会社会事业述略[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三辑)[C];1997年
4 姚力;;改革开放以来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原因探析[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牟钟鉴;;基督教与中国宗教文化生态问题的思考[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6 杜小真;;信仰和知识之间的宗教——读德里达有关宗教问题著作的笔记[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唐晓峰;;基督教在华传播应向佛教学些什么?——从谢扶雅的相关理论谈起[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8 胡晓娟;;北宁市满族“老天地”祭祖仪式的调查[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9 段琦;;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变迁与基督教发展互动关系浅析[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10 杨逸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惕;烧香——表达归敬之心[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蒲文成;一项值得称颂的研究成果[N];文艺报;2007年
3 江苏省宗教局 鞠桂富;对美国基督教会工作的观察与思考[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张路得;上海基督教会景灵堂[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魏德东;新疆的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见习记者 孙钥;杭州基督教会下沙堂举行开工奠基仪式[N];杭州日报;2010年
7 李海流;远去的滕县基督教会医院[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民族出版社 刘海涛;尘封的拓荒者[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高师宁;苦难与意义[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李亚丁;丁淑静:构建“世界性社区”的基督教女性领袖[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宇轩;近代早期西方社会救济制度的基督教渊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鲁亚;神话与传说—论人类学文化撰写范式的演变[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潘卫;美国犹太人(1920-1950年)[D];复旦大学;2008年
4 纪峗;慧皎《高僧传》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5 邱广军;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东北社会(1866-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昌渊;中国古代基督教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宁;美南浸信会在华南传教活动研究(1836—1912)[D];暨南大学;2007年
8 纪银平;希尔施犹太教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10 于健;利奥·拜克论犹太教的本质[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李丽;试论犹太人的安息日[D];山东大学;2007年
3 曾晔;犹太民族之痛[D];四川大学;2007年
4 邹小俊;施特劳斯早期犹太思想初探[D];同济大学;2008年
5 秦瑞芳;西班牙马兰诺历史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雷永学;论基督教的历史哲学[D];山西大学;2010年
7 魏多成;福利多元视角下的基督教会福利供给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卢燕君;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孙磊;儒家与基督教“爱”的思想比较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10 林发可;基督宗教信仰与西方法治理念[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1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1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