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眼中的回儒大师马注——马注研究述评
本文选题:伊斯兰教 + 指南 ; 参考:《回族研究》2013年04期
【摘要】:正马注,清代著名的穆斯林知识分子,在学者眼中,他与王岱舆、刘智、马德新齐名,被称为"明清时期的四大汉文译著家"或"四大回儒大师",其著《清真指南》,在中国伊斯兰思想界影响较大。自17世纪末期,马注就受到了知识界的关注,300多年来,相关论述不断。在不同时代研究者的眼中,马注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著作具有怎样的学术价值,他的思想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即学者们是怎样研究了马注,笔者试对此作出评述和归纳。一、马注的生平:马注是怎样的一个人
[Abstract]:Zheng Ma Zhu, a famous Muslim intellectual in the Qing Dynasty, was as famous as Wang Daiyu, Liu Zhi and Madexin in the eyes of scholars. It is called "four great Chinese translators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r "the four Great Hui Confucian Masters", whose book "the Guide to halal"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Chinese Islamic thinkers. Since the end of the 17 th century, Ma Zhu has been concerned by the intellectual circles for more than 300 years. In the eyes of researchers of different times, what kind of person is Ma Zhu, what kind of academic value his works have, and what is unique in his thought, that is, how scholars have studied Ma Zhu, the author tries to comment and summarize it. Life of a horse note: what kind of a man is a horse note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研究》编辑部;
【分类号】:B9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为信;赛典赤·赡思丁波斯身世考略[J];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2 刘玉钊;;马注的家世及生平[J];回族研究;2007年02期
3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J];孔学研究;1995年02期
4 梁向明;“回之与儒,教异而理同”——兼谈回族学者马注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观[J];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许淑杰;华涛;;马注早期思想的儒学特征[J];回族研究;2012年04期
6 胡玉冰;;清代云南籍回族学者马注生平新考[J];回族研究;2013年01期
7 纳国昌;;中国穆斯林构建和谐社区(教坊)的历史传统——《清真指南·约束教条》剖析[J];回族研究;2009年03期
8 许淑杰;于鹏翔;;试论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及马注对此的贡献[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12期
9 许淑杰;;试论马注思想的伊斯兰正统与苏非主义信仰基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许淑杰;林红侠;;马注论“念”与“礼”[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华;论汉文译著和回族哲学思想形成的关系[J];甘肃理论学刊;2005年03期
2 陈敏;马岩;;试论回族民间故事中的回族伦理思想[J];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王富;;从回族的伊斯兰汉译看文明对话及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苏雪;;民俗与养老——借鉴回族养老习俗解决同心县养老问题的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孙智伟;;回辉:回族穆斯林的另一种自我表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梁向明;略论刘智宗教思想的来源[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02期
7 沙宗平;大化循环,尽终返始——清初回族思想家刘智哲学观初探[J];回族研究;2002年02期
8 马明良;“以儒诠经”活动及其对当代文明对话的启示意义[J];回族研究;2005年04期
9 沙宗平;;伊斯兰教“真一”说与中国古代天帝观[J];回族研究;2006年01期
10 王根明;;回族饮食禁忌习俗的渊源与传承[J];回族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文笔;李华;;当代中国穆斯林“清真”权益保障研究——以回族清真饮食业为例[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2 沙宗平;;从刘智的“人道五典”看回族伊斯兰伦理[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强;回族风俗习惯法律保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马进虎;多元文明聚落中的河湟回民社会交往特点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刘玉钊;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5 喇延真;清真饮食文化及其食品行业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金刚;“回儒”和“西儒”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7 李卫东;宁夏回族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杨学林;宗教文化生态中的政府责任[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顾玉军;明清时期回族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10 马海成;伊斯兰慈善思想与制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丽丽;儒家“五伦”思想与中国伊斯兰“五典”思想的比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马丽静;回族穆斯林捐赠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巴晓峰;元明清以来河南清真寺的发展与变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翟璇;湖北荆门地区回族传统道德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洋;试论儒、伊“忠孝观”之差异与融合[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马多勇;中国历史上的回儒对话与文化自觉[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06年
7 魏寒梅;论中国清真寺功能的传承与演变[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8 潘欣颂;伊斯兰教和谐思想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马金虎;伊斯兰教保障弱势群体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10 丁丽萍;王岱舆宗教哲学思想及其意义[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纳为信;赛典赤·赡思丁波斯身世考略[J];回族研究;2004年02期
2 周传斌,马雪峰;都市回族社会结构的范式问题探讨——以北京回族社区的结构变迁为例[J];回族研究;2004年03期
3 刘玉钊;;马注的家世及生平[J];回族研究;2007年02期
4 唐纳德·丹尼尔·莱斯利,穆罕默德·瓦塞尔,王东平,邵红英;刘智所使用的阿拉伯文和波斯文资料[J];回族研究;1998年04期
5 穆德全;回族在西南地方史上的分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6 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1期
7 王建平;论十八世纪初的云南格兰岱教案[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3期
8 侯峰,罗朝新;明清云南人才的地理分布[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9 白寿彝;马注[J];中国穆斯林;1983年01期
10 纳国昌;穆斯林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传统——《清真指南·约束教条》剖析[J];中国穆斯林;199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玉钊;马注生平及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伟良;试论萌芽时期的伊斯兰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2 张志诚;;台湾的穆斯林、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社团[J];阿拉伯世界研究;1990年01期
3 明明;中世纪穆斯林对图书馆的贡献[J];阿拉伯世界;1983年01期
4 海俊亮;;关于伊斯兰文化宣传的思考[J];中国穆斯林;2008年04期
5 曹兴治;伊斯兰教人士和史学界重视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J];阿拉伯世界;1983年03期
6 王建斌,李庆勇;城市边缘地区伊斯兰教探微——以兰州穆斯林社区调查为个案[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蒋大鼎;从圣城惨剧看麦加朝觐[J];世界知识;2004年04期
8 仇王军;;试论王岱舆对“对问”体的运用[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马利章;;日本的伊斯兰教与清真寺[J];中国穆斯林;2009年01期
10 雪绒;埃及穆斯林妇女[J];中国穆斯林;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明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孙振玉;;论明清回回理学[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龚友德;;《清真指南》与儒家伦理[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4 吴幼雄;;泉州伊斯兰教的历史[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5 廖大珂;;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传播[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Daniel L.Pals;金泽;;伊斯兰观察[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7 罗惠,
本文编号:1872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72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