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清真寺的“场域”系统与传播功能

发布时间:2018-05-14 23:34

  本文选题:伊斯兰文化 + 传播功能 ; 参考:《青年记者》2015年24期


【摘要】:正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伊斯兰文化的象征。以清真寺为切入点研究新疆伊斯兰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清真寺的"场域"系统詹姆斯.W.凯瑞认为,传播的"仪式观"并非指信息在空中的扩散,而是指在时间上对一个社会的维系;不是指分享信息的行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
[Abstract]:The Masjid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slamic spiritual and material life and a symbol of Islamic cultu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spread of Islamic culture in Xinjia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sque. The Mosque's "field" system, James W. According to Carey, the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does not refer to the spread of information in the air, but to the maintenance of a society in time, not to the behavior of sharing information, but to the representation of shared belief.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传播与维吾尔族文化的现代构建研究”(批准号:12CXW032)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吴彩梅;马俊峰;;有限空间的无限言说——清真寺之现象学诠释[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阳;;国内外清真寺社会功能研究现状[J];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年05期

2 万明;;明代内官第一署变动考——以郑和下西洋为视角[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刘慧;;传播中的仪式对于群体归属感建立的作用分析[J];编辑之友;2012年06期

4 管文琦;;媒介仪式对国族认同的建构与强化——以2011年春晚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2年10期

5 邵静;;媒介仪式:媒介事件的界定与仪式化表述——以我国的春节联欢晚会为范本[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6 陈钢;;试论人际传播在“差序格局”中的嵌入——以中国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7 喻学忠;晚宋士大夫隐逸之风述论——晚宋士风研究之二[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冯济海;;边疆文化的影视书写——论纪录片《茶马古道》的人类学意涵[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潘陆琴;;论影响新闻制作的三因素[J];池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王颖吉;;威廉·詹姆斯对大众传播研究的影响——以李普曼和帕克为中心的研究[J];当代传播;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志武;;传媒影响世界 教育引领传媒[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张建中;;詹姆斯·凯瑞与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麦尚文;;价值传播与社会认同——《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价值观呈现与传播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邵静;;以不变应万变——试析我国春节联欢晚会的仪式化特征[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鸿生;;唐宋佛书中的昆仑奴[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6 魏德新;;回商蒲寿庚的历史功过[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7 闫宏秀;;技术物传播:价值选择的视角[A];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丽华;;闽南海上走私探析——以北宋泉商走私高丽及明代漳泉私商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万明;;郑和下西洋:异文化、人群与文明交融[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10 张勇锋;;经验功能主义:还原、反思与重构——对中国语境中传播学经验功能主义的再认识[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胡沈明;现代新闻评论宽容意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周鸿雁;仪式华盖下的传播:詹姆斯·W·凯瑞传播思想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7 徐帆;制造角色:凤凰卫视的生产机制研究(1996-2011)[D];复旦大学;2011年

8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10 连旭;大跨体育建筑有效地域文本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程;文化视域下的我国网络阅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郭艳芝;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信息传播[D];湘潭大学;2010年

3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4 郑晓燕;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与路径[D];南昌大学;2010年

5 赵志群;近代“日本中国学”与日本侵华战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蕾;传播学范式批判与重塑[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温皎阳;在传播与反馈的博弈中前行[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丹丹;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政府形象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小燕;网络下载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柯佳;CCTV1黄金档热播剧仪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雁兵;伊斯兰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J];中国穆斯林;2000年03期

2 白剑波;电脑在伊斯兰文化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穆斯林;2000年04期

3 张海波;;对“泉州伊斯兰历史文化”陈列馆捐赠品考释[J];海交史研究;2001年02期

4 华涛;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伊斯兰文化资源[J];回族研究;2001年01期

5 余振贵;殷殷学子情 拳拳爱国心——缅怀著名伊斯兰学者王静斋[J];中国穆斯林;2001年01期

6 马秀梅;伊斯兰文化的心理学内涵[J];青海民族研究;2001年01期

7 周传斌;世界屋脊上的伊斯兰文化[J];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04期

8 郝苏民;一项迫切的伊斯兰文化工作怎样干——为《文明的关键词——伊斯兰文化常用术语疏证》序[J];中国穆斯林;2002年02期

9 杜力坤·热外都拉 ,阿力甫·热外都拉;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民族[J];中国穆斯林;2002年06期

10 马强;20世纪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历史反思[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云贵;;略议伊斯兰文化对民族发展的影响[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2 丁宏;;东干族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兼与回族比较研究[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3 马旭东;;试论罗马法对伊斯兰法的影响[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朱琳;;伊斯兰经济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契合[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建华;;西北回族伊斯兰教育与国民教育的互动关系——以宁夏同心县豫海镇和韦州镇为个案[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6 马明良;;伊斯兰文化与中国穆斯林民族现代化进程[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沙宗平;;从刘智的“人道五典”看回族伊斯兰伦理[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8 陈春燕;郭爽;;浅谈儒学对回族伊斯兰哲学的影响[A];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哲学发展研究——2013年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年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60周年校庆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杨德亮;;托茂家的伊斯兰信仰及其经济生产[A];中国回商文化(第一辑)[C];2008年

10 刘成有;;浅析宗教信仰中的民族性问题——以甘宁青地区的回族为例[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志龙;我市“两馆一中心”破土动工[N];吴忠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米根孝;成达师范:成德达才 笃诚敏健[N];中国民族报;2009年

3 记者 马秀梅;首届伊斯兰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论坛在临夏市举办[N];民族日报;2010年

4 廉朴 郑严 俊仁 金芬;用学术的力量推动临夏经济社会发展[N];民族日报;2010年

5 肖俊仁;称赞临夏发展思路建议加强核心竞争力[N];民族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安旭;伊斯兰传统文化与企业竞争力[N];银川晚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孙文振;马明良:希望为民族和谐、宗教和顺作贡献[N];中国民族报;2012年

8 国家宗教事务局;2012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在伊斯坦布尔开幕[N];中国民族报;2012年

9 马强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述与作:中国伊斯兰经学传承的时代脉络[N];中国民族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陈唯忠 实习生 康成玉;中国·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在银川落幕[N];西部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的管理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马洪伟;三亚回族社区的伊斯兰文化与社会生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韩忡;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帕林达;临夏的清真寺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红;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育及其影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艾少伟;伊朗伊斯兰文化与中伊文化交流[D];西南大学;2006年

3 张璐;传统与现代—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发展观在现代化语境中的意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马宁;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市伊斯兰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茂尧;伊斯兰文化善行观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马鹏;西安伊斯兰住区调查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7 翁浩;全球文化力量在中亚的消长态势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刘磊;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开放性和保守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9 司律;伊斯兰文化与新疆农村少数民族人力资源开发[D];石河子大学;2007年

10 王海麦;西安回坊清真寺建筑与环境艺术探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889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889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