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彝族习惯法中的祖先崇拜因素初探

发布时间:2018-05-30 14:40

  本文选题:习惯法 + 祖先崇拜 ; 参考:《四川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彝族是一个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有着自古相传的原始宗教。彝族原始宗教是以祖先崇拜为主要信仰形式,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积淀,深埋于彝人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人们所能感知的事物组织起来,赋予一定的宗教意义以求得整个社会观的统一。彝族习惯法历史悠久,它的形成与彝族的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彝族习惯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的民族法规,从而成为中华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习惯法。作为稳定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影响着彝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应该看到,习惯法在当今彝族地区仍具有影响力。自民主改革以来,彝族地区包括法文化在内的社会文化虽有较大的变迁,但由于种种自然的、经济的、历史的、现实的、观念的因素,受祖先崇拜制约的习惯法仍广泛存在,潜在或公开地发挥效力,出现了国家制定法和彝族习惯法在彝区存在的二重现象,纸面上的法是国家制定法,现实生活中大部分适用的却是习惯法。对此,本文尝试从彝人的宗教信仰的角度,利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彝族祖先崇拜和彝族习惯法的关系予以梳理,阐明彝族祖先崇拜对彝族习惯法的制约,是导致当今彝区法冲突的二重现象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彝族习惯法中的家支外婚、奸淫幼女罪及伤害耳罪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到,彝人的祖先崇拜观念制约着该规范的形成与实施。家支外婚作为彝族习惯法中的婚姻制度一个重要原则,受到习惯法的严格保护,对于违反该原则,彝语称为“几约”,相当于汉语的乱伦,习惯法规定了违反“几约”者必须处死。彝人的这种家支外婚制的根据,来源于其对共同的祖先依恋、崇拜的宗教情结而形成。彝族习惯法对奸淫幼女罪的认定和处罚。与现行刑法的规定有所差异。
[Abstract]:Yi nationality is a nation with a long history of culture and has a primitive religio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primitive religion of Yi nationality is a kind of collective unconscious accumulation which is deeply buried in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Yi people with ancestor worship as the main form of belief. Organize what people can perceive and give religious meaning to the un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Yi customary law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form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Yi people's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social system, history and culture, etc., in the course of more than on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customary law of the Yi nationality has gradually formed the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with its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us becoming the unique customary law in the forest of Chinese legal culture. As a member of stable society, the code of conduct affects the way of life, morality and values of Yi people.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customary law still has influence in Yi nationality areas today. Since the democratic reform, the social culture in Yi nationality areas, including legal culture, has undergone great changes, but due to various natural, economic, historical, realistic and conceptual factors, customary laws restricted by ancestor worship still exist widely. There is a double phenomenon that the law of the state and the customary law of the Yi nationality exist in the Yi area. The law on paper is the law of the state, but in real life most of the laws are applicable to the customary law.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Yi people's religious belief, this paper tries to comb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Yi people's ancestor worship and Yi customary law by using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so as to clarify the restriction of Yi people's ancestor worship on Yi people's customary law. I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onflict of law in Yi area.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the crime of extramarital marriage, adultery of young girl and the crime of harming ears in the customary law of Yi nationality, we can see that the concept of ancestor worship of Yi people restricts the form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is norm. As an important principle of the marriage system in the customary law of the Yi people, family extramarital marriage is strictly protected by the customary law. For the violation of this principle, the Yi language is called "several covenants", which is equivalent to incest in Chinese. Customary law stipulates that violators of the Covenant must be executed. The basis of this family extramarital system of Yi people comes from their religious complex of attachment to common ancestors and worship. The identification and punishment of the crime of adultery of young girls in the customary law of Yi nationality.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criminal law.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吉木友色;;浅析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2 潘海生;;苗族口承习惯法的器物与文化符号[J];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04期

3 宋丽;王胜利;;论西方学者关于法的进化的几点认识[J];青春岁月;2011年12期

4 赖丽华;;客家民系用益物权习惯法研究——以赣南客家民事习惯法为例[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5 张文安;;中国神话与两河流域神话的文化比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春玲;;公薄持有者在英国出现的原因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聊公;;聊公案·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二)——神判法:天要你死你不得不死[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5期

8 李萍;;从广西平果嘹歌看壮族原始宗教信仰[J];梧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吴迪;;小叶丹(彝族)[J];中国民族;2011年07期

10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域中偏岩土家族“宋姆兔”育人价值探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杭;;中韩日三国民间祖先崇拜中的祭祀权问题[A];社会史研究之一——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C];2009年

2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王雪梅;;清代自贡盐业契约中习惯法实施的保障机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5 莫日根迪;;达斡尔族的习惯法[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6 韩荣培;;水族习惯法的社会功能[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7 徐晓光;;神话、禁忌与西南少数民族习惯法[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8 高其才;;瑶族的习惯法观念探析[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曾少聪;;民间祭拜祖先与祭祀孤魂野鬼的差异——以惠安城关居民的祭祀为例[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10 王丽明;;闽南侨乡家族祖先崇拜的仪式及其功能诠释——以晋江石圳村李氏家族迎祖活动为例[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章润;“习惯法”的当下中国意义[N];法制日报;2009年

2 广东商学院经济学院 蒋华林;习惯法的前世今生[N];检察日报;2010年

3 王金贵;从春节放假看习惯法的力量[N];检察日报;2006年

4 蔡海波;从“私了”看我国习惯法的现实意义[N];法制日报;2008年

5 杜宇 复旦大学法学院;表达与实践:当代刑法中的习惯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秋风;给土生土长的“习惯法”培土浇水[N];深圳商报;2004年

7 张践;原始宗教的一致性:中华民族凝聚的心理基础[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阿吉拉则;昭觉构建多元化纠纷调解新机制[N];凉山日报(汉);2008年

9 卢伟;“价值观、信仰、习惯法”与企业文化内核[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阿克鸠射;彝族民间法官——德古[N];凉山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4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殷晓蕾;生生为艺[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7 周相卿;黔东南雷山县三村苗族习惯法研究[D];云南大学;2004年

8 王谋寅;道教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周欣宇;文化与制度:藏区命价纠纷的法律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黄雪梅;云南大理白族祖先崇拜中的孝道化育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董朝阳;藏族赔命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唐新林;论习惯法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4 王旭;清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地租佃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5 程雅群;彝族习惯法中的祖先崇拜因素初探[D];四川大学;2005年

6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9 董红启;18—19世纪初俄国农奴农村习惯法[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偶芳;“人与自然是兄弟”——对云南丽江纳西族环境保护习惯法的文化解读[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556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9556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