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民间信仰与弥散性宗教
本文选题:religion + 分散性 ; 参考:《世界宗教文化》2013年06期
【摘要】:正郑筱筠:我们曾经在《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5期进行过《对话制度性宗教VS分散性宗教》,围绕杨庆X在《中国社会的宗教》中提出的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diffused religion理论展开讨论。现在我们再次聚焦这一理论时,或许大家又有了不同的思考。为此我们邀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向平教授、上海复旦大学的范丽珠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陈进国副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东亚研究系的周越博士,围绕民间信仰与弥散性宗教展开讨论。中国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宗教理论体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宗教现象和宗教实践经验不丰富。相反,民间有丰富的宗教实践经验,并形成
[Abstract]:Zheng Xiaoyun: in the fifth issue of "World Religion Culture" in 2010, we carried out "Dialogue system Religion vs disperse Religion", and discussed the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religion and diffused religion put forward by Yang Qingxun in "Religion of Chinese Society". Now when we focus again on this theory, perhaps we have a different thinking. To this end, we invite Professor Li Xiangping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in Shanghai, Professor Fan Lizhu of Fudan University in Shanghai, associate researcher Chen Jinguo of the Institute of World Religio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Dr. Zhou Yue of the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 discussion revolves around folk belief and diffuse religion. China has not yet established a sound religious theory system, bu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China's religious phenomena and religious practice experience is not rich. On the contrary, the folk have rich religious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formed
【分类号】:B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EVIEWS[J];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2003年00期
2 赵菁晶;;Churches in Jude the Obscure[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05期
3 陈碧颖;;Conflits entre la culture traditionnelle et la culture moderne[J];法语学习;2011年01期
4 Guy SORMAN;;LA CHINE VUE PAR LES INTELLECTUELS FRANCAIS[J];法国研究;1991年01期
5 邓远亮;杨儒平;;The Shamanic Yi People in Liangshan[J];西昌师专学报;1996年03期
6 裴玄德;;“Ethnohermeneutics” and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Religion[J];宗教人类学;2012年00期
7 高晓博;郭红梅;;Five Major Relig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People's Behavior[J];山东工业技术;2013年10期
8 顾炜俊;;Should ESL Classes Never Mention Religion?[J];海外英语;2014年16期
9 ;THE SEARCH FOR PEACE AND HARMONY[J];Beijing Review;2006年20期
10 ;Diverse Ways to Unite[J];China Today;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onald L.Horowitz;;身份建构中的宗教与族群:互斥的还是重叠的?(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黄树民;;作为文化复制之手段的宗教:一项对泰国北部一个华人村子的个案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族群交往与宗教共处”社会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末木文美士;;日本宗教的复杂性及展望(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4 Monica Duffy Toft;;宗教复兴与全球政治的变动(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信仰与责任——全球化时代的精神反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5 张春颖;;RELIGION ET FAMILLE EN FRANC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6 赵东一;;圣徒传记传统的相互理解(英文)[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7 罗明嘉;;A Response to a paper by Dr.Marietta Stepanyants on “Is the Dialogue between Western and Islamic Civilizations possible?”[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全球化时代的东西方哲学对话”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8 Thomas E.Buckley;;美国的利玛窦:约翰·穆雷与宗教自由(英文)[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9 高鹏;;Laotian,the Religions-Belief and Culture[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The Effects of Religion,Superstition,and Perceived Gender Inequality on Suicide Intent:A Study of Serious Attempters in China[A];全国第九届危机干预及自杀预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民族宗教教研室 王珍;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中国化[N];中国民族报;2012年
2 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宋圭武;宗教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暨研究所教授 林安梧;儒教的正当性无须讨论[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e,
本文编号:2017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1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