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6 12:06

  本文选题:高陵 + 通远坊 ; 参考:《西北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 高陵地区天主教从晚清时期开始正式传入当地,发展至民国末年,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在这个阶段中,其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传教活动的起步和传教基地的建立、十九世纪中后期的初步发展、十九世纪末期至二十世纪初的持续发展、民国的恢复与发展等四个主要的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伴随着鸦片战争的失败,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并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不平等条约为天主教在近代中国的大力传播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高陵天主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迅速发展的。在这个时期,历任主教充分利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适时的调整传教策略和方针,使得天主教在当地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他们致力于修建教会各种建筑,完善教会内部各种机构和设施,由此在当地及陕西教区形成巨大的影响,最终发展成为陕西地区名副其实的传教中心,在陕西天主教历史上占据重要的位置。而且,教会在发展过程中兴办教会学校及各类慈善事业,在当地形成较好的影响,并且客观上推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Abstract]:The Catholicism in Gaoling area began to be introduced to the local area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en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experienced a history of one hundred years. In this stage,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 mainly includes the beginning of the missionary activiti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issionary base,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middle and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from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rest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re four main stages. In this long history, with the defeat of the Opium War, China's doors were opened and forced to sign a series of unequal treaties, which provided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atholicism in modern China. Gaoling Catholicism developed rapidly in this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this period, successive bishops made full use of the protection of unequal treaties,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specific conditions, timely adjustment of missionary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so that Catholicism in the local has been greatly developed. At the same time, they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various church building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and facilities within the church, which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local and Shaanxi diocese, and eventually developed into a veritable missionary center in Shaanxi. In the history of Catholicism in Shaanxi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oreover, the church set up church schools and various charitable undertaking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ormed a good influence in the local, and objectiv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promoted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毛弟;李志勇;;张家树主教就龚品梅获假释一事发表谈话[J];中国天主教;1985年13期

2 卢廷璧;;内蒙古乌盟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举行代表会议[J];中国天主教;1986年15期

3 史畅;;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第四届代表会议 中国天主教第二届代表会议的京隆重举行[J];中国天主教;1986年17期

4 刘方济;;海梅·辛枢机主教访问北京[J];中国天主教;1987年04期

5 ;简讯四则[J];中国天主教;1988年01期

6 ;四钟齐鸣圣新牧 众声同祷谢主恩——记天主教广州教区林秉良神父晋牧典礼[J];中国天主教;1990年03期

7 吴学谦;;吴学谦副总理的讲话[J];中国天主教;1991年01期

8 凌云;;中国天主教友好代表团访问朝鲜[J];中国天主教;1991年04期

9 张岳透;黄岩市天主教房产获得落实[J];中国天主教;1994年06期

10 ;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J];中国宗教;199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健民;;天主教在闽东的传播和发展[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2 徐麟;;环渤海地区的天主教地下势力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3 魏丹;;当前福安天主教教友的社会生活[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谢铭;;论马赖与天主教在广西的传播[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吴伯娅;;值得重视的历史文献——《清中前期西洋天主教在华活动档案史料》评介[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聂向东;;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从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等工程设计谈起[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波;;榆林地区近代基督教的传播与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戴建兵;崔晓培;罗志斌;;清末民国时期河北省天主教传布的范例——张庄和西湾子[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9 赵景波;;西安高陵唐代洪水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彭小瑜;;一个激进者的皈依——多萝西·戴与天主教社会思想[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太平;市天主教爱国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N];常德日报;2007年

2 骆永昆;“以安静的方式坚持着勇敢”[N];人民日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 周兰兰;冲突与契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天主教禁忌[N];中国民族报;2003年

5 龚云;天主教昆明安徽两教区举行主教祝圣庆典[N];中国民族报;2006年

6 李勇邋通讯员 王惕 钟扬;湖南天主教界纪念中国天主教爱国会成立50周年[N];湖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廖秀娟;市天主教爱国会选举产生第二届领导班子[N];汕尾日报;2008年

8 杨舜涛;罗文藻——天主教第一位中国籍主教[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杨文兴;市区新添一宗教活动场地[N];汕头日报;2008年

10 胡若愚;奥巴马大学演讲,现场有人喊口号抗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雪琴;西班牙天主教在菲律宾:殖民扩张与宗教调适[D];厦门大学;2004年

2 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D];厦门大学;2003年

3 顾蓓;圣母崇拜的历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马占军;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西北的传教(1873-1911)[D];暨南大学;2005年

5 赵殿红;清初耶稣会士在江南的传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6 张振国;拒斥与吸纳:天主教对中国民间信仰的应对[D];山东大学;2008年

7 黄宗贤;还原真实的大卫·洛奇[D];南开大学;2009年

8 邢照华;西方宗教与清末民初广州社会变迁(1835-1929)[D];暨南大学;2007年

9 刘小珊;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陆若汉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10 史军;冲突、和解、融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媚;战后台湾天主教研究(1949—2000年)[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闫华;晚清民国时期高陵天主教发展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雷阿勇;在异教的葡萄园:日据时期台湾天主教研究(1895—1945)[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要英民;天主教在一个普通村庄的变迁[D];山西大学;2007年

5 杨娟;凯瑟琳·安·波特,驯悍的天主教徒[D];苏州大学;2004年

6 孙玲;明末来华传教士艾儒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马亮;英国都铎王朝宗教改革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陶玲;明清时期君主对天主教的态度及其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施志媛;弗罗多追寻救赎之路[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刘芳;乾隆禁教时期的天主教活动[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26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026599.html

上一篇:近期学术动态  
下一篇:美国的解放神学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8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