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宗教对话组织和运动的现状研究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dialogue and peace movement has flourished, religious dialogue organizations and movements have emerged, there are more than 40 such important organizations. They are active in the world,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and action goals, and actively use religious resourc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lution of major social problems facing mankind. They cooperate with othe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nternational social activities. Through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its nature, purpose, goal and activities, it can grasp it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veal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world peace and common good for mankin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基金】:天津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丁·路德政教关系思想研究”(项目编号TJZX16-0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释见达;;宗教对话之介说[J];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01期
2 苏塔难陀;;跨宗教对话及佛教在追求世界和平进程中的作用[J];法音;2006年05期
3 高颖;;宗教对话中的三个重要问题[J];中国宗教;2006年09期
4 曰生;;跨文化交流与宗教对话[J];中国宗教;2006年09期
5 ;宗教对话的启示[J];中国宗教;2006年12期
6 叶荫茵;;关于宗教对话的人类学探索[J];中国宗教;2007年07期
7 张志刚;;论五种宗教对话观[J];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02期
8 张志刚;;宗教对话的理论动向及其现实启发[J];宗教学研究;2010年S1期
9 孙亦平;;什么是宗教对话的准则?——特雷西《与他者对话》述评[J];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1期
10 曹彦;;宗教对话的主角到底该是谁——兼谈自助餐式宗教对话[J];理论月刊;201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安平;;宗教对话:从理解、合作到自身发展[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祥龙;;宗教范式与宗教对话[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3 卓新平;;积极参与宗教对话,努力建设和谐社会[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4 张志刚;;从宗教实践论看宗教对话的晚近动向——论保罗·尼特提出的第五种宗教对话模式[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5 陈声柏;;第二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6 陈声柏;田飞;;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A];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第三辑)——第三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清海;;“多元”与“排他”:生存视角下宗教对话的可能性问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八辑)[C];2014年
8 李林;;从“它”到“我们大家”——史密斯论宗教对话的六重境界[A];国学论衡(第五辑)[C];2009年
9 赖品超;;和谐社会作为宗教对话的目的与主题:中国处境与西方理论[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10 罗秉祥;;立足中国西北,再思宗教对话与传统文化[A];对话:中国传统文化与和谐社会[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聪;宗教对话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N];民主协商报;2007年
2 陆达诚;宗教对话与全球化[N];中国民族报;2004年
3 王志成;和平与发展的需要——宗教对话[N];中国民族报;2006年
4 何光沪;宗教对话:冲突各方的最大利益[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中央民族大学“比较经学与宗教间对话”创新引智基地研究员 游斌;宗教对话 从经典互读开始[N];中国民族报;2011年
6 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陈声柏 田飞;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N];中国民族报;2011年
7 李建欣;“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中日学术会议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张践;多元宗教对话与世界各民族和谐共生[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何光沪;宗教对话的历程[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记者 李渊;亚欧会议呼吁促进跨宗教对话[N];人民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蓉;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与宗教对话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硕;对话的伦理与伦理的对话—当代宗教对话理论的哲学思考[D];华侨大学;2011年
2 曲丽明;宗教对话视域中的《妙法莲华经》[D];山东大学;2009年
3 赵玉娇;交往与对话—文明、宗教冲突的解决途径[D];贵州大学;2007年
4 李圆圆;从多元的宗教关系理论走向不二论的对话实践[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李建平;对话的生命:关系自由与他者——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D];浙江大学;2009年
6 徐晓燕;通往自我理解的深处[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123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23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