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王肯堂及其《八识规矩集解》

发布时间:2018-07-26 17:34
【摘要】:王肯堂以医家闻名于世,亦为在家修证佛法之人,对佛教唯识学素有研究,为晚明唯识复兴运动重要人物,撰有《成唯识论证义》《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等唯识、因明诠释著作。作者新近发现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王肯堂的另一唯识著作《八识规矩集解》(明代天启年间刻本)。该书解说玄奘《八识规矩颂》的要旨,经查为海内外现存之孤本,且此前在思想史的文献中几乎从未被提及与引用。这里编校刊印这个四百年来始终湮没无闻的重要思想文本,并对王肯堂本人及其佛学思想和佛学论著《八识规矩集解》做一引介。
[Abstract]:Wang Kan-tang is famous as a doctor, who is also a practitioner of Buddhist Dharma at home. He has studied Buddhism only in general and is an important figure in the movement of reviving consciousnes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e has written the works of "the demonstration of knowledge onl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theories to Yiming", and so on, and annotated works by Yiming. The author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the special collection department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Library has another only book by Wang Kentang, "the explanation of eight rules of knowledge" (an engraved edition of the Apocalypse period of Ming Dynasty). The purport of Xuanzang's "Ode to the eight rules of knowledge" is recorded as an existing solitary tex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hardly been mentioned and quoted in the literature of ideological history before. This important ideological text, which has been in oblivion for four hundred years, is published here, and an introduction is made to Wang Kan-tang himself, his Buddhist thought and his book,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eight rules of knowledg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
【基金】:中山大学人文学科中长期重大研究与出版计划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国瑞;屠本uo和《金瓶梅》[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2 张志强;“宗门昌而义学起”——唯识学的兴起与晚明佛教的整兴尝试[J];法音;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潘殊闲;;独酌:李白内心孤独的真实印记——兼论后世的独酌情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徐乐军;;论《香奁集》之于唐末诗坛的意义[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王叙黄;;略谈游酢及其在安徽的事迹[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6 周若曦;;明末清初秦淮诗妓与文人之“诗交”[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谢琰;;屈骚传统的失落与宋诗情感特征的形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李玉栓;;明代文人结社兴盛的政治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玉栓;;潘之恒结社考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明明;;浅论公安派的性灵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崔成成;陈寅恪“文史互证”思想与方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茗;海疆文学书写与图像[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超;经、史视阈下的清初实学学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文秀;曹学Oz文学活动与文艺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白静;焦z阉枷胙芯縖D];北京大学;2011年

8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常德荣;南宋中后期诗坛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崔志伟;元末明初松江文人群体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佛日;法相唯识学复兴的回顾(下)[J];法音;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宁湘;佛教八识论的生物学根据及其认识论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2 王景选;浅谈二神与八识[J];中国气功;1999年11期

3 欧东明;;唯识“八识”说与“自证分”浅析[J];南亚研究季刊;2006年03期

4 陈全新;袁宏禹;;论永明延寿用一心说对八识说、九识说乃至诸识说的圆融[J];法音;2013年08期

5 释见见;;从科学发展趋势谈佛学与科学对话之展望[J];法音;2009年02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耘;;“八识”中的主体间性[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济群法师;你认识自己吗[N];东方早报;2013年



本文编号:2146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146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d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