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农禅方式的雏形——坐作并重
[Abstract]:Zen, the most innovative and energetic sec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changing and adjusting along with the external conditions in the way of practice, way of life and system. In the period of letter and tolerance, another new change took place.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B11ZX01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继愈;弘忍与禅宗[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2 杨曾文;弘忍及记述其禅法的《修心要论》[J];中国文化;1996年01期
3 方立天;心性论——禅宗的理论要旨[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4期
4 罗金发;孙浩然;;浅论禅宗中国化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陈士强;;禅籍导读之一——《楞伽师资记》游意[J];法音;1989年01期
6 黄钊;东山法门是禅宗形成的标志[J];佛学研究;1994年00期
7 赵金桃;中国古代著名高僧道信大师[J];中华儿女(海外版);2004年09期
8 严北溟;洪修平;;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J];文献;1989年04期
9 朱培尔;佛教书法与我的书法篆刻创作[J];佛教文化;1993年04期
10 洪修平,徐长安;东山法门与禅宗初创[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寿源;;悟禅说偈读大休《十九偈》[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释妙日;;东土五祖及南能北秀的禅修方法[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尚杰;;禅宗与后现代宗教[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黄耀X;;禅宗与对句[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5 朱光磊;;心·境·识——大休上师禅法评疏[A];纪念大休上人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施伟达;;佛教中国化的艰难历程[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7 张尚德;;禅的超越性[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8 吴霓;;唐代佛教对中外文化教育交流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9 杨富学;王书庆;;关于摩诃衍禅法的几个问题[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10 程群;;“随自意三昧”及其当代意义[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道儒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禅宗的创立与起源考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邢贲思;禅宗和佛教的改革[N];学习时报;2000年
3 邹云;弘忍一时,禅风一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中天;历代帝王尊崇少林禅宗[N];中国民族报;2010年
5 邹云;四祖道信:戒与禅合[N];中国民族报;2010年
6 舒信华 刘英海;宜春农禅漫话[N];宜春日报;2005年
7 雷铎;禅宗:在中国代代相传的智能火把[N];南方日报;2007年
8 王惕;少林功夫——禅宗的动功修行[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陈星桥;禅宗的特色与困境[N];中国民族报;2006年
10 户华为;禅宗六祖与佛教中国化[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帮儒;神秀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丁氏碧娥(释心孝);禅茶一味[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索南东主;藏族宗教语言的厘定及其历史意义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程群;智榃禅学探微[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杨孝容;佛教女性观源流源流辨析[D];四川大学;2004年
7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丁文慧;佛教性空思想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宇恒伟;唐宋时期印度佛教的中国民间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10 孙海燕;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浩;中国佛教农禅思想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张瑞;神秀禅学思想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3 李永虎;禅宗“不立文字”说探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宜鹏;禅宗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蕴[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薇;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D];厦门大学;2007年
6 经冢圣顺;如净与道元的禅法比较[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菡;曹溪禅思想源流略要[D];河南大学;2004年
8 孔令梅;论王阳明心性论对禅宗思想的融摄[D];安徽大学;2007年
9 尚林;禅宗与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文斌;禅宗与海德格尔:在心物一体中人诗意地栖居[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6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26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