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试论《太平经》的“贵生乐活”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18-09-17 07:10
【摘要】:成书于东汉时期的《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太平经》中所蕴含的以"生"为"乐"、以"寿"为"美"的思想,充分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这种"贵生乐活"的生命意识无疑体现了热爱生命、积极乐观、乐享今生的人生态度。这对于现代人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构建美好的人生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Taiping Jing, which was written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classic of early Taoism. The thought of "life" as "joy" and "longevity" as "beauty" contained in the Book of Peace fully affirmed the value of human life. This kind of life consciousness undoubtedly embodies the attitude of loving life, being optimistic and enjoying this life. This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modern peopl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mselves, set up correct values of life,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eople, between people and society, and thus build a better lif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B9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亦平;论《太平经》的妇女观及其对道教发展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2期

2 连镇标,詹石窗;《太平经》易学思想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3 赵建永;汤用彤对《太平经》的考证研究[J];中国道教;2004年05期

4 姜守诚;王明与《太平经》研究——纪念王明先生逝世十二周年[J];中国哲学史;2004年02期

5 王云路;《太平经》释词[J];古汉语研究;1995年01期

6 俞理明;道教典籍《太平经》中的汉代字例和字义[J];宗教学研究;1997年01期

7 俞理明;《太平经》通用字求正[J];宗教学研究;1998年01期

8 潘显一;早期道教美学思想的发展与分化——《太平经》与《抱朴子》美学思想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9 李家彦;《太平经》与《圣经》伦理思想之比较[J];宗教学研究;1989年Z2期

10 连镇标 ,詹石窗;《太平经》易学思想考[J];中国哲学史;199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崣中PI;;炼精化气,结精成神——《太平经》及《老子想尔注》之精气观研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2 刘永明;;敦煌占卜与道教初探——以P.2859《五兆要诀略》、《逆利占》为核心[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3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道教向具注历日的渗透[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4 刘永明;;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四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孔祥涛;中国本土太阳信仰的源流及嬗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固盛;大器晚成 锐意创新[N];光明日报;2010年

3 中国道教协会会长 闵智亭;建设和谐美好的人间仙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4 赵洁民 刘月霞 侯志华;道教的生死智慧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袁志鸿;道教的起源与形成[N];中国民族报;2005年

6 濮文起;太平道[N];中国民族报;2004年

7 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丁常云;道教“中和之道”包含的生态智慧[N];人民政协报;2009年

8 方崇阳;古运河与无锡地区的真武信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史婷婷;《太平经》哲学思想探微[D];山东大学;2009年

3 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雅岚;中国道教文化资源开发及产业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启鸿;《太平经》家族伦理初探—承负、妇女与婚姻生活[D];华侨大学;2012年

2 卢宏亮;论东汉儒道互补对《太平经》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徐国焱;《太平经》的道教神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袁苏霞;论《太平经》中的社会和谐思想[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乐婷;《太平经》美学思想发微[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颖;太平经价值观及其与农民起义的矛盾关系[D];山东大学;2008年

7 郑宗言;《太平经》中的承负思想[D];安徽大学;2007年

8 孙秀娟;《太平经》美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成;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D];安徽大学;2012年

10 宫力;在天道与人道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5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45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