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圣境五台山
[Abstract]:......
【分类号】:B9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海贵;佛教文化研究的产业化发展[J];五台山研究;2001年04期
2 ;中国五台山首届国际佛教文化节隆重举行[J];五台山研究;2004年03期
3 白福生;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联谊会在五台山成立[J];五台山研究;1998年03期
4 本刊编辑部;五台山举行了第二届佛教文化节暨佛教艺术大展[J];五台山研究;2005年03期
5 铂净;“中国佛教与五台山”会议综述[J];佛学研究;1999年00期
6 黄夏年;;山水木石咏清凉 两《注》篇篇五台情[J];五台山研究;1992年01期
7 王轶男;;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历史文化[J];民主;2010年09期
8 周祝英;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综述[J];五台山研究;2002年03期
9 廉考文;五台山佛源初探[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贺瑞玲;;浅谈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内涵及其人文精神[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德东;;当代中国佛教的保守与开放[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成;汪一鸣;;论西夏京畿的皇家寺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李四龙;;论中国佛教的民族融合功能[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方立天;;佛教文化发展样式:传承与创新(论纲)[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5集)[C];2009年
5 魏常海;;中国佛教密教与日本真言宗[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6 施伟达;;佛教中国化的艰难历程[A];时代与思潮(5)——文化传统辨证[C];1991年
7 哈迎飞;;论瞿秋白与佛教文化的关系[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8 方立天;;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其现代意义[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成有;;中国佛教哲学的系统诠释——方立天先生《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简介[A];宗教与民族(第贰辑)[C];2003年
10 黄晖菲;;九日山通远王海神信仰初探[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云平;殷切希望五台山成为全中国佛教楷模[N];忻州日报;2007年
2 见习记者 吴艳;清凉之旅[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班彦钦邋高峰毅;五台山佛教文化节国际旅游月联袂上演[N];山西日报;2007年
4 蔡文;五台山第四届国际佛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冯文锐 通讯员 高峰毅 焦瑾琦;把五台山建设成世人向往的佛教圣地和清凉胜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6 记者 班彦钦 范珉菲;金秋八月相约五台山[N];山西日报;2006年
7 张云平 王俊臣;高级藏语系佛学院活佛在五台山参观学习[N];忻州日报;2008年
8 慧宏;五台山佛教文化对忻州民俗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祈求世界和平 祝福祖国昌盛 促进社会和谐[N];山西政协报;2006年
10 秦维宪;五台山塔院寺,毛泽东留下一段故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2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3 罗同兵;太虚对中国佛教现代化道路的抉择[D];四川大学;2002年
4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彭肜;中国佛教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6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1年
7 陈寒;印度来华僧人考略[D];西北大学;2002年
8 李琳;中国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兰天;中国佛教早期判教理论述评[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改萍;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及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
2 訾翠霞;中国佛教孝思想的特质及现实意义[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高秀峰;近代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5 施保国;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6 赵涧;我国佛教网站的现状及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磊;当代中国佛教的世俗化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刘杜英;佛教文化诉诸于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石利华;佛教词语的汉化[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晶莹;魏晋南北朝的中国佛教及其佛像雕塑艺术[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45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4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