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藏传佛教之发展现状考究
[Abstract]: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it is found that Shangri-la Tibetan Buddhism is mainly based on the Gruffian Songzanlin Temple, the Ningma School Yundeng Temple, the Kagyu Kushan Great Buddhist Temple and the Diqing Tibetan language Department Buddhist Institute. Today, with more and more opportunities, it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new elements, mainly the new thinking of temple economy,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issionary ways, the integration with the people's life around it, and the openness of other cultural folklor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faces the paradox of development and hidden worries, such as the maintenance of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Qing Dynasty, the inherit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y, the desalination of the beliefs of some Tibetan believers, and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he sects. The ecological bearing capacity of temples and other problems have emerged some negative effects. Therefor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ndoplasm of Tibetan Buddhism in Shangri-La, and to explore how to scientifically integrate and develop the existing resources.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
【分类号】:B9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洋;;对藏传佛教伦理思想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高文辉;;阿底峡在藏传佛教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才智;2009年28期
3 洲塔;陈列嘉措;杨文法;;论藏族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宗教世俗化问题[J];中国藏学;2007年02期
4 寇甲;赵晓星;;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密教与其他信仰之关系——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1期
5 廖方容;;佛光初渐雪域高原——浅析佛教7世纪传入西藏的文化契机[J];大众文艺;2010年11期
6 洲塔;齐德舜;;藏传佛教世俗化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李占魁;;准噶尔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述论[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8 王力;;清代蒙古僧侣贵族述论[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1期
9 李加东智;;试论根敦群培的宗教宽容思想[J];中国藏学;2013年03期
10 张福慧;陈于柱;;敦煌藏文本P.T.1047V《羊胛骨卜抄》的再研究[J];敦煌研究;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勘措吉;;浅析藏传佛教世俗化倾向[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才吾加甫;;当代新疆土尔扈特蒙古佛教高僧[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臻赜;;浅谈川西高原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分布特点[A];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欣;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刘勇;藏传佛教宁玛派历史论纲[D];四川大学;2003年
4 李元光;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7 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兰州大学;2008年
8 王力;清代蒙古与西藏格鲁派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王云;青海藏族阿柔部落社会历史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兰兰;宋元时期西藏止贡噶举派历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刘王璐;宁玛派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包桂英;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广论》思想体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张国亮;萨迦班智达及其因明境论思想管窥[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5 黄全毅;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的治理和改革[D];西藏民族学院;2011年
6 达丽;新疆哈喇沙尔地区藏传佛教寺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楚汪洋;拉萨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卫绒娥;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与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丁莉霞;藏族不同社区僧俗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的特点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王秋花;细节变异与地方认同[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丽华,周江明;来自那曲草原的报告[J];中国西藏(中文版);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崔飚;;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问题及对策探讨[J];农业考古;2009年03期
2 张命春;;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的认识与思考[J];读书文摘;2014年12期
3 邵金凯;再论汉文帝的“因循”与“改革”[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4 邵金凯;略论汉文帝的创新精神[J];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5 张经武;;新问题与新视域——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J];戏剧文学;2014年08期
6 金珉丞;;高科技发展引发的伦理问题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阿如娜;;创造力在成才中的地位及其培养[J];成才之路;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昌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A];“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下册)[C];2004年
,本文编号:2260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60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