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山西佛教印象

发布时间:2018-10-15 14:15
【摘要】:正从河南安阳往西,翻越巍巍太行山,经山西长治、太原,我们到达了清凉圣境——五台山。盛夏的酷暑被抛在后面,清凉,成为佛教胜地行采访组对山西佛教最直观的印象。早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就在山西广为传播。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大多信仰佛教,由于与政治结合在一起,佛教得到极大的发展;加上地理环境的特殊,这里避免了很多战乱的荼毒,众多因素的结合,使山西成为如今中国佛教遗迹
[Abstract]:From Anyang to the west of Henan, over the towering Taihang Mountain, through Shanxi Changzhi, Taiyuan, we reached the cool holy land-Wutai Mountain. The summer heat was left behind, cool, and became the most intuitive impression of Shanxi Buddhism. As early as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m spread widely in Shanxi. Most of the ruler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north believed in Buddhism at that time. Because of their integration with politics, Buddhism was greatly developed. In addition to the speci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re was a great deal of war to be avoided here and a combination of many factors. Make Shanxi a relic of modern Chinese Buddhism
【分类号】:B9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蓝天;山西是我国著名的宗教文化圣地[J];五台山研究;1994年03期

2 肖雨;;五台山与尼泊尔佛教[J];南亚研究;1989年04期

3 周祝英;;五台山汉藏僧尼生活[J];五台山;2010年01期

4 张爱萍;;评《正说五台山》[J];五台山研究;2009年03期

5 山水;;介绍和研究五台山的三本书出版[J];五台山研究;1986年02期

6 言成;;五台山的“神灵感应”——读《清凉山志·张商英传》[J];五台山研究;1986年04期

7 ;五台山清凉寺碑考[J];五台山研究;1986年06期

8 朱远峰;;五台山记[J];五台山研究;1991年02期

9 业露华;;唐代五台山普通院[J];五台山研究;1992年01期

10 李裕民;北宋王朝与五台山佛教[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慧欣;;川南凉山彝族地区汉传佛教调查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杨逸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成;汪一鸣;;论西夏京畿的皇家寺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五、六合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五、六届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黄晖菲;;九日山通远王海神信仰初探[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一悌;;汉传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6 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岗;;燕地佛教之始兴述略[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史专题研究[C];2007年

8 杨建新;王存河;;宗教自身被信仰的内在原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9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10 张泽洪;;贝叶经与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文锐 通讯员 高峰毅 焦瑾琦;把五台山建设成世人向往的佛教圣地和清凉胜境[N];中华新闻报;2008年

2 张云平 王俊臣;高级藏语系佛学院活佛在五台山参观学习[N];忻州日报;2008年

3 秦维宪;五台山塔院寺,毛泽东留下一段故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云平;殷切希望五台山成为全中国佛教楷模[N];忻州日报;2007年

5 高峰毅 白永兴;五台山:藏传佛教成为民族和谐的纽带[N];忻州日报;2008年

6 慧宏;五台山佛教文化对忻州民俗的影响[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祈求世界和平 祝福祖国昌盛 促进社会和谐[N];山西政协报;2006年

8 班彦钦邋高峰毅;五台山佛教文化节国际旅游月联袂上演[N];山西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张云平;五台山佛教界“申遗”宣传学习教育活动效果良好[N];忻州日报;2007年

10 蔡文;五台山第四届国际佛教文化节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N];中华新闻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郝祥满;Y]然与宋初的中日佛法交流[D];浙江大学;2006年

4 李桂红;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现代意义[D];四川大学;2003年

5 刘亚明;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高峰;紫柏大师与万历社会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赵改萍;元明时期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及影响[D];四川大学;2007年

8 王中旭;阴嘉政窟[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邓建新;二世、三世章嘉的政治成就与文化贡献[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方兰;法尊法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改萍;藏传佛教在五台山的发展及影响[D];西北大学;2004年

2 许宏伟;两晋南北朝山西佛教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3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喻长海;宗喀巴与吉藏的中观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5 刘兴恩;能海思想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8年

6 杜雪莹;康熙帝的佛道观[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冀媈伟;隋唐山西僧人考[D];西北大学;2012年

8 李隆瀚;法尊法师在沟通汉藏佛教交流方面的贡献[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梁爽;1931-1945年间中国汉传佛教界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沈文洁;藏传佛教宗派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西藏社会历史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728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728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