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建国前夕的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

发布时间:2018-11-26 11:09
【摘要】:建国前夕,在全国学生运动高涨的氛围之下,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亦随之逐渐恢复。此运动曾在二三十年代广泛地影响了一批与基督教机构有接触的学生。建国前夕,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虽受到多方制约,但江文汉等领袖却在困境中积极地对活动理念进行反思,亦推动了多样的学生活动。现有对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研究,更多地关注运动的实践活动,却忽略了其宗教信仰向度。但参与者对宗教信仰与践行互动关系的思考,恰是此运动的突出特征之一,亦可成为我们理解此类运动参与者在时代中抉择的一个切入点。
[Abstract]:On the ev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ristian student movement in China gradually recovered under the atmosphere of the national student movement. The movement affected a wide range of students in contact with Christian institution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On the eve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lthough the Christian student movement in China was restricted by various factors, Jiang Wenhan and other leaders actively reflected on the concept of activities in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which also promoted various student activitie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Christian student movement in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of the movement, but neglects its religious orientation. However, the participants' reflec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ligious belief and practice is just one of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this movement, and it can also be a breakthrough poi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choic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this kind of movement in the times.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分类号】:B9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基督教外事出访简况[J];天风;2002年09期

2 田雨;德国总统与中国基督教界人士对话[J];中国宗教;2003年09期

3 ;中国基督教新闻[J];天风;2003年06期

4 曹圣洁;中国基督教的光明前景[J];中国宗教;2004年03期

5 李革;中国基督教“两会”喜迁新会所[J];中国宗教;2004年07期

6 晓望;中国基督教两会本届第九次主席、会长会务(扩大)会议在沪举行[J];天风;2005年11期

7 吴佩林;;“中国基督教区域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4期

8 王秀玲;中国基督教代表团美利坚之行[J];中国宗教;2005年03期

9 阚保平;;走向成熟的中国基督教会[J];中国宗教;2008年10期

10 焦洋;;分享硕果话改革 与时俱进展宏图——中国基督教“两会”召开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座谈会[J];中国宗教;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段琦;;宗教生态失衡与中国基督教的发展[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4集)[C];2009年

2 胡应强;;中国基督教发展自我的努力途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美秀;;多元社会里中国基督教的多样性——以一与多为框架探讨当代中国基督教的活力与张力[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4 姚西伊;;旷野中的呼声——20世纪前半期中国基督教和平主义运动与思潮[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七辑[C];2008年

5 郑玉桂;;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历史选择——从福建教会看“三自”爱国运动[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6 杨卫华;;另一种乡村建设的再发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评介[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一辑[C];2010年

7 黄朝章;;办好神学院与“相适应”之我见[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陈逸鲁;;从中国教会大学看中国基督教培养爱国爱教人才的理据[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段琦;;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会的影响[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三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术峰;只有“三自”是中国基督教正确的办教方向和原则[N];人民日报;2000年

2 杨晴川;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访问美国[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段琦;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瑞环会见中国基督教新一届全国性团体负责人[N];人民日报;2002年

5 夏昌奇;中国基督教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历史的组成部分[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高峰:加强对外交往促进中国基督教与世界交流[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记者 厉正宏;上海:“红礼拜堂”移交中国基督教“两会”[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8 福建师范大学中国基督教研究中心 吴巍巍;多学科视野探讨中国基督教本土化[N];中国民族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周芳;凝心聚力 建设一个和谐、健康发展的中国基督教会[N];中国民族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毛立军;中国基督教五年新增受洗信徒约240万人[N];人民政协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金圣民;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刘建平;红旗下的十字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毛澍;十九世纪中国基督教会之“群区性”特征探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杨宏亮;当代都市教会组织特征及科层制的发展[D];吉林大学;2009年

3 彭学娟;试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运动[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再兴;社会转型与中国基督教[D];四川大学;2003年

5 徐燕;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初探(1922-1937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宏;中国基督教会对非基督教运动的回应和本色化运动(1924-1927)[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党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夏令儿童会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春英;知味墨与中国基督教的穆斯林宣教事业[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晶;上帝与祖宗的对话:中国基督教家庭的婚礼实践与家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3583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583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a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