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南禅在河北的早期传播
[Abstract]:The spread of Southern Zen in Hebei in the Tang Dynasty experienced a long process, which began in the period of Kaiyuan of Tang Xuanzong. Most of the Dharma promoters were foreign monks, and Nanyue Huai-Matsu Law system was the main vein in the inheritance. Because of the deep-rooted influence of Hebei traditional Buddhist sect, especially the law sect, Hua Yan sect, Tantra sect and so on, the Northern Zen Buddhism also affec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day, so the early Southern Buddhist monks in Hebei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conciling the various religions in the spread of Dharma. Although they did not form a great force, they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the South Zen, and laid the psychological and ideological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 for the coming of the idea. In this sense, the rise of Hebei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as the central town of Southern Zen in the whole country, forming a unique style of Zen, seems to be an accidental opportunity, but in fact, it has a historical necessity.
【作者单位】: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春和;唐幽州禅宗的传播及其影响[J];法音;1994年07期
2 张子开;周游烟水半天下 融贯南北弘禅道——赵州从谂化迹考[J];五台山研究;2000年04期
3 刘友恒;李秀婷;;《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浅谈[J];文物春秋;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九愚;《禅林宝训》禅修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2 李华华;体道与解脱——洪州禅对慧能心性论的现实性提升[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3 李昌舒;;自然与自由——论慧能之自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江璞;;唐宋美术批评中“逸品”说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杨发鹏;;近二十年来国内佛教历史地理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王贞;;儒禅互补与杜甫的精神世界[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7 王志鹏;;从敦煌歌辞看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流传与发展[J];敦煌研究;2005年06期
8 周震豪;;敦煌写卷P.3559研究[J];敦煌研究;2008年01期
9 杨富学;王书庆;;《金刚经》与南宗禅——以敦煌文献为中心[J];敦煌研究;2009年01期
10 杨发鹏;;论晚唐五代敦煌地区佛教在全国佛教中的地位——以僧尼人口为中心[J];敦煌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娜;北宋“文字禅”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李明华;苏轼诗歌与佛禅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马海燕;为霖道霈禅师禅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蔺熙民;隋唐时期儒释道的冲突与融合[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曹瑞锋;《云门匡真禅师广录》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9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契嵩孝亲观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王璐;宁玛派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张业峰;宗密“和会”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5 孙杰群;《金刚经》离相无住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杨绿琴;“天台宗玉泉系”考辨[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斯军;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区域典型水神信仰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胡蓓璐;关于开展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实践案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朝伟;《宗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林恩;;世间瑰宝南禅寺[J];五台山研究;2010年01期
2 章立明;南禅故事及其艺术精神[J];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S1期
3 潘吉星;论韩国发现的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J];科学通报;1997年10期
4 肖雨;唐代五台山高僧对佛教音乐的贡献[J];五台山研究;2005年02期
5 姚生民;金川湾石窟——三阶教经籍的宝库[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陈洁;;南禅“因位自由”思想探微[J];学术论坛;2007年05期
7 葛承雍;;试论克孜尔石窟出土陶祖为摩尼教艺术品[J];考古;2008年03期
8 杨纯渊;;五台山佛光寺的唐代壁画[J];五台山研究;1987年02期
9 吴焯;;汉人焚香为佛家礼仪说——兼论佛教在中国南方的早期传播[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4年06期
10 冯海源;程卫军;;唐代佛教艺术的精华[J];风景名胜;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志鹏;;从敦煌歌辞看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流传与发展[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廖大珂;;从《三宝垄华人编年史》看伊斯兰教在印尼的早期传播[A];《谱牒研究与华侨华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擦亮“窗口”迎接四海宾朋[N];无锡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辉;印乐法师荣膺洛阳白马寺方丈[N];中国民族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土屋太yP;北宋禅宗思想史及其渊源[D];四川大学;2007年
4 释清决;越南禅宗史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娟;印度佛教对中国唐代人物画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吴艳;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刘伏玲;佛教对全唐五代诗格影响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亚宁;广元初盛唐时期佛像背光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林超;基督教在日本的早期传播[D];西北大学;2008年
6 李琳颖;唐代金丹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屈晓;唐代北方佛教寺名源流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东力;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张迎晓;唐代妇女佛教造像活动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曹振明;隋唐关中华严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63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6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