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2018-11-29 07:34
【摘要】:民间信仰是宗教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共同关心的重要学术课题,本文在详细归纳了民间信仰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指出由于无神论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民间信仰在当代中国一直面临着"合法性"问题的困扰。民间信仰获得合法性的路径,除了"民俗化"、"宗教化"之外,近年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出现了"文化遗产化"的新动向。通过对一些经典性研究个案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的相关理论及其在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
[Abstract]:Folk belief is an important academic subject of common concern in religious educatio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d folklore.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belief,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many factors such as atheism ideology influence it. Folk belief in contemporary China has been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legitimacy. Besides "folklore" and "religion", the new trend of "cultural heritage" appears in the move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ome classical research cas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y of folk belief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信仰”(批准号:12JJD780007,主持人:王霄冰)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B933;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赣丽;郭悦;;当代民间文化的遗产化建构——以广西宝赠侗族祭萨申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2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周星;;“民俗宗教”与国家的宗教政策[J];开放时代;2006年04期

4 徐天基;;地方神yG的发明:药王邳彤与安国药市[J];民俗研究;2011年03期

5 赵彦民;;现代都市里的花会组织与其活动——以天津市杨家庄永音法鼓会为例[J];民俗研究;2011年03期

6 周超;;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制体系的形成与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中心[J];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7 岩本通弥;吕珍珍;;围绕民间信仰的文化遗产化的悖论——以日本的事例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8 樱井煃彦;陈爱国;;应如何思考民间信仰与文化遗产的关系[J];文化遗产;2010年02期

9 邱国珍;陈洁琼;;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徐赣丽;;民间信仰文化遗产化之可能——以布洛陀文化遗址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红娟;;“迷信”概念在中国现代早期的发生学研究[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4期

2 郑永华;;清代北京业缘商馆的宗教民俗——以神祗奉祀为中心的探讨[J];北京历史文化研究;2007年01期

3 杨旭东;赵月梅;;灵验故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另一个视角[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黄彩文;万冬冬;韩洋;;楚雄彝族的民间信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5 苏全有;葛风涛;;近十年来民间信仰功用问题研究述评[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李志孝;马超;;乡村历史和农民命运的艺术展现——评秦岭长篇小说《皇粮钟》[J];当代文坛;2011年06期

7 贺仲明;;新文学与农民:和谐与错位——对新文学与农民关系的检讨[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6期

8 刘力玮;;论宗教在我国社会的存在与影响方式[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9 王永锋;李富华;;从山西清徐狐突庙看中国民间信仰的变迁[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肖清河;;灵异故事与明末清初天主教的民间化[J];东岳论丛;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永华;;清代北京业缘商馆的宗教民俗——以神祗奉祀为中心的探讨[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伟;索伦鄂温克宗教信仰:仪式、象征与解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文法;热贡赛姆耘宗教信仰类型与功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旭;一个文化资本的生成与运作[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韩瑜;唐代小说与唐代民间信仰[D];浙江大学;2009年

6 季诚迁;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8 王有英;清前期社会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海涛;透视中国乡村基督教[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慧勇;明代江汉平原水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萍;南宋江西地区民间祠神信仰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蔡伏虹;信由何生?歪脖老母民间信仰的人类学考察[D];吉林大学;2011年

4 申梦博;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利朋;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华艳玲;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力格尔发展与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洋;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D];辽宁大学;2011年

8 何春燕;云南彝族阿哲人“祭龙”活动的当代复兴问题考察[D];云南大学;2011年

9 孟飞;牡丹江地区赵氏满族萨满祭祖仪式音乐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丽云;河北内丘县“跑功”仪式的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王振忠;历史自然灾害与民间信仰──以近600年来福州瘟神“五帝”信仰为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过伟;;珠江流域原住稻作民族人文始祖论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黄桂秋;;布洛陀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壮族和谐社会的构建[J];桂海论丛;2006年05期

5 冯智明;;身体的象征与延续:红瑶还花愿仪式研究——以龙胜金坑小寨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石开忠;;宗教象征的来源、形成与祭祀仪式——以侗族对“萨”崇拜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席克定;侗族“萨岁”试论[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03期

8 杨甫旺;民族传统节日的共生、传承和转型——彝族赛装节个案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9 周星;;文化遗产与“地域社会”[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10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明标;;敢壮山布洛陀文化圈之成因[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祝松;陈支平;;宗教与风俗史的细部考察与多角度审视——评朱海滨的《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01期

2 ;如何保护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海峡两岸民间文化学术论坛”综述[J];博览群书;2009年11期

3 田清旺;;土家族占卜习俗述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4 杨宏;季军;;探析中国民间信仰中对桃的灵物崇拜[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赵肃歧;闽台一家 同根同源——记’95闽台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J];台声;1995年11期

6 吴效群;;巫觋化:中原民间文化的底色[J];学习论坛;2006年01期

7 高丙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题的民间信仰[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8 史江洪;;信仰民俗的地方性传承——以一个土家族村落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李平;;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之我见[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宋红娟;;“迷信”概念的发生学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难题的探讨[J];思想战线;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一万;;引导民间信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以“首届海沧保生慈济文化节”为例[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徐学;;吴真人信仰的文化功能初探[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3 谢重光;;畲族文化学术讨论会述评[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5 兰俏梅;蓝七妹;;一部以区域文化视觉拓展客家学研究的力作——谢重光《闽台客家社会与文化》读后[A];客家文化研究(上)[C];2004年

6 陈全忠;;创办“清水祖师药圃”以促进旅游、医药及相关业务的发展[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7 ;中国傩俗礼仪文化丛书编辑缘起[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勃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表(2000-2007)[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9 陈桂炳;;吴真人文化的和谐精神[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范正义;;试论闽南宗教信仰与海洋环境的关系[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田垣;民间信仰与民俗文化国际研讨会召开[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2 张小光;台民间信仰“世俗化”[N];团结报;2010年

3 钟德彪邋吴祯德;我市将举办“定光古佛与客家民间信仰”学术研讨会[N];闽西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舒晋瑜;申遗热潮中,对中国文化传统和民间信仰的冷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9年

5 祁庆富;民间信仰:少数民族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N];中国民族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琼瑶;余粮才:透视远古社会的文化内涵[N];青海日报;2011年

7 金心;关注草根文化:寻找现代化的民间资源[N];解放日报;2004年

8 台海杂志记者 谢婷;弘扬闽南文化 推进两岸交流[N];厦门日报;2008年

9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张祝平;论民间信仰的文化力[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萧放;当民间信仰成为一种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华;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卫华;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刘兴禄;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丽;中国社会转型期民间信仰的流变及价值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刘磊;走向经典与回归民间[D];四川大学;2007年

3 邱收;清明节与中国的民间信仰[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贤雷;泰山儒释道的文化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余振;浅析民间信仰与宗族聚居村落维系[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苏婷;徽州地区汪华信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7 谷凤娟;辽东民间儿童收惊习俗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钱婷婷;神界亲缘关系的建构与地域联结[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冰;神灵、庙宇与村落生活:对一个鲁中山村民间信仰的考察[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刘扬;近代东北寺庙景观与东北民间文化[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4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364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