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宗教战略在美国公共外交中的运作——评杜鲁门政府建立的国际“宗教战线”

发布时间:2019-01-26 20:51
【摘要】:自"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政府就试图利用各种国内外宗教资源以建立国际反共"宗教战线",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在"危险地带"——意大利——的选举中,杜鲁门政府在国内动员各种宗教力量开展针对意大利民众的"书信运动",在意大利联合罗马天主教会,鼓动选民支持意大利基督教民主党,反对意大利共产党。杜鲁门政府开展的实为"公共外交"的活动,表明宗教与政治很难"分离",并因其能使外交政策合法化而沦为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一种工具。
[Abstract]:Since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ruman government has tried to use all kinds of religious resou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stablish an international anti-Communist "religious front", and has taken a series of diplomatic activities to this end. In the election of "danger Zone" Italy, the Truman government mobilized various religious forces in the country to carry out a "letter campaign" against the Italian people, and in Italy United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The voters were urged to support the Christian Democratic Party of Italy and oppose the Italian Communist Party. The activities carried out by the Truman government as "public diplomacy" show that religion and politics are difficult to "separate" and become a tool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during the Cold War because they can legitimize foreign policy.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宗教与冷战时期的苏联公共外交研究”(12CZJ0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871.2;B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以骅;邹磊;;信仰中国[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1期

2 徐以骅;邹磊;;地缘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J];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01期

3 史澎海;杨艳琪;;冷战初期美国对外隐蔽心理战的考察[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白建才;论冷战期间美国的“隐蔽行动”战略[J];世界历史;2005年05期

5 张杨;;以宗教为冷战武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东南亚佛教国家的心理战[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6 白建才;冷战初期美国“隐蔽行动”政策的制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卓新平;徐以骅;刘金光;郑筱筠;;对话宗教与中国对外战略及公共外交[J];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4期

8 徐以骅;;宗教与冷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美国宗教团体的“苏丹运动”为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汪婧;美国杜鲁门政府对意大利的政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凤玲;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西欧心理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栾丽梅;李双燕;;《金山华人》中的美国噩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2 戴继诚;;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刍议[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鲁军虎;杨坤;;圣经文化对当代美国政治文明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4 赵建宇;;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的神学目的及其本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高树钦;宋铁琛;阮军;;《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文化解读[J];长城;2009年04期

6 董小川;美国文化特点综论[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4期

7 张小龙;战后初期美国天主教界反共思潮探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3期

8 董小川;白丰绩;;“美国新基督教右翼”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研究——兼评国内学界同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崔建立;;富布莱特项目对我国国际文化教育交流的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甄晓倩;;“美国梦”的破灭——《了不起的盖茨比》评析[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鸣筝;美国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军;索尔·贝娄成长小说中引路人的影响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崔建立;冷战时期富布莱特项目与美国文化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超;美国“肯定性行动”中黑人就业政策研究(1965-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洋;太平洋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文化援助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何英莺;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复旦大学;2003年

7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马立武;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宪法权利保障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9 王芳;美国国会与美国对华人权外交政策(1980~2003)[D];复旦大学;2004年

10 胡文涛;美国对华文化外交的历史轨迹与个案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征;美国堕胎立法之历史沿革[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裴素华;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弗罗斯特诗中的困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慧星;中美两国元首选举制度差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4 雷鸣;论宗教信仰与国家安全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0年

5 栗焦阳;试析1948年意大利大选与美国的对意政策[D];河南大学;2011年

6 常昌;美苏民族融合范式之比较[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7 肖鑫;美国对“非洲之角”的政策(1974-197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金丽;美国教育理事会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小布什政府对华外交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照日格图;论冷战初期美国对外传媒战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仁川;;1947年,法国离共产主义有多远?[J];世界博览;2007年02期

2 于群;;“特洛伊计划”——美国冷战心理宣传战略探微[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史志钦;意共演变与意大利政治大变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年04期

4 张盛发;战后初期斯大林大国合作政策的结束[J];东欧中亚研究;2000年05期

5 沈志华,张盛发;从大国合作到集团对抗──论战后斯大林对外政策的转变(根据俄国档案的新材料)[J];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06期

6 沈志华;;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上)(1944-1947)[J];俄罗斯研究;2007年05期

7 沈志华;;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下)[J];俄罗斯研究;2007年06期

8 徐以骅;章远;;试论宗教影响中国国家安全的路径和范式[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徐以骅;;宗教在当前美国政治与外交中的影响[J];国际问题研究;2009年02期

10 徐以骅;;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J];国际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郭嘉;[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友孙;波兰社会主义演变中的美国因素[D];外交学院;2004年

2 惠敏;当代美国大众文化的历史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杜辉;苏联对意大利外交政策(1943-1947)[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艳;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与《对意和约》的签署(1945-1947)[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春梅;试论战后美国对意大利的政策(1947-1952)[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伟,王珍;全球化、宗教及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戴维·麦克莱伦教授访谈[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朱忠孝;张庆芳;;代达罗斯神话:技术的社会控制[J];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3 李士菊,马云鹏;基督教与共产主义关系探微──学习恩格斯对宗教的有关论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4 孙隆基;;基督教认同运动[J];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04期

5 ;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呼吁书[J];中国天主教;1965年01期

6 辛們;;《科学与无神论》杂志顾问龚育之同志逝世[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4期

7 孙浩然;;美国的宗教与宗教渗透(二)[J];科学与无神论;2007年05期

8 田雨;;劝君莫奏谎言曲 尊重包容谱新篇——评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2009年国际宗教自由报告》(中国部分)[J];中国宗教;2009年08期

9 李平民;马贺兰;;基督教与“和谐世界”的思想[J];历史教学问题;2010年02期

10 ;名刊要览[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罗冠宗;;传教运动与政治[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陶短房 陈一;美牧师挑衅激怒伊斯兰世界[N];国防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苏恩仙;韩国基督教海外传教对韩国对外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晓丽;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宗教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裘旭东;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以信仰为基础的发展援助[D];复旦大学;2010年

4 李琼;1963年南越的“佛教徒危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5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15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