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鸠摩罗什破戒的思想渊源与历史影响

发布时间:2019-04-27 19:54
【摘要】:鸠摩罗什的破戒一直是古今学者和僧人关注的问题,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较大影响,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很少有人对破戒的思想渊源去深究。从各种文献记载来看,他的破戒一方面与个人主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有着这种思想产生的客观因素。鸠摩罗什东来前生活和学习佛法所处的西域印度的佛教社会环境,是他后来的破戒发生的重要思想来源因素。同时小乘佛教经典的一些思想,仍然在鸠摩罗什的身上留有痕迹,我们不能以当时内地佛教僧人的戒律遵守标准来看待当时西域和印度僧人的思想状况,这样可以让我们对破戒问题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Abstract]:Hatomorosh's breaking the precepts has always been an issue of concern to scholars and monks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which has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Buddhism in China, and has also formed various different views. But few people delve into the origins of breaking the precepts. On the one hand, his breaking rule is related to individual subjective factors, on the other hand, he also has objective factors of this kind of thought. The Buddhist social environment of India, where he lived and studied Buddhism before he came to China, wa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source of his subsequent breaking of the precepts. At the same time, some of the thoughts of the Mahayana Buddhist classics still have traces on the body of Hatomorosh. We cannot look at the id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Indian monks at that tim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s of observance by Buddhist monks in the mainland at that time. This allows us to have an o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of breaking the precepts.
【作者单位】: 陇南师专;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J];敦煌研究;2001年01期

2 熏风;;哀鸾孤桐上 清音澈九天——翻译家鸠摩罗什的一生[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3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J];孔子研究;2005年06期

4 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5 夏雷鸣;;从OI卢文文书看鄯善国佛教的世俗化[J];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李瑞哲;;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戒律问题[J];西域研究;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华;;人间佛教视阈中的“生产化”与“学术化”——巨赞佛教改革思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周晟;;《参天台五台山记》校勘一则[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陆水林;;关于《邬坚巴行记》中的几个域外地名(下)[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4 薛克翘;;《酉阳杂俎》所记玄奘与《西域记》诸事[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王学春;;试论玄奘法师的藏书活动[J];当代图书馆;1996年03期

6 赵青山;;敦煌地区寺院行像活动财政考[J];敦煌学辑刊;2007年04期

7 王乐;赵丰;;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J];敦煌学辑刊;2009年02期

8 李瑞哲;;公元4-5世纪龟兹佛教的繁荣及其原因探析[J];敦煌学辑刊;2010年04期

9 杨森;五代宋时期于阗皇太子在敦煌的太子庄[J];敦煌研究;2003年04期

10 沙武田,赵晓星;旧义军时期敦煌文献中的太子[J];敦煌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凯;;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夏雷鸣;;从OI卢文文书看鄯善国僧人的社会生活——兼谈晚唐至宋敦煌世俗佛教的发端[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党燕妮;;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束锡红;;黑水城“河边大塔”的性质及断代——以考察队的地图和照片为中心[A];西夏学(第四辑)[C];2009年

5 杜斗城;许栋;;善无畏来华途经“龙宫”考[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臧慧远;《西游记》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11年

4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刘勋;唐代旅游地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谢志勇;逡巡于文与史之间:唐代传记文学述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目珍;唐《诗人主客图》考论[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9 刘文锁;尼雅遗址形制布局初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光卫;论《西游记》的八十一难[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婷;霍去病与匈奴的战争[D];西北大学;2011年

3 李宁;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陈佳佳;外来文明与汉晋洛阳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向红;唐代前期河西州县城城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利华;吐蕃攻占时期的敦煌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维莉;唐五代宋初敦煌寺院四时节俗[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亚晶;晋唐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志龙;突骑施汗国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邦维;略论古代印度佛教的部派及大小乘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湛如;敦煌布萨文与布萨次第新探[J];敦煌研究;1999年01期

3 苗利辉;禅定僧:近来日本学者对克孜尔石窟图像的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怀宏;;人类行为动机的透视者——拉罗什福科和他的《道德箴言录》[J];读书;1987年02期

2 ;拉罗什福科箴言录[J];读书;1993年06期

3 ;金融枭雄乔治·绍罗什[J];w挛胖芸,

本文编号:24672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4672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2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