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云雨——佛经文献释词之二

发布时间:2019-07-01 11:02
【摘要】:正《大正藏》本《续高僧传》卷第二十释普明:"有旨令住蒲州仁寿寺,镇长弘道,无憩寒暄;昼谈夜坐,语默依教;心神爽迅,应对云雨;曾未闻经,一披若诵;斯则宿习博闻,故能
[Abstract]:Shengda Zhengzang>ThisVolume 20, Puming:``It is intended to live in the Renshou Temple of Puzhou, the mayor of the town, Hongdao, and there is no leisure;Day and night sitting, language to teach;The heart is bright and fast to deal with the cloud rain;I have not heard of the passage, but it is recited;It's a good idea.
【分类号】:B9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云和;;梁扬都庄严寺沙门释宝唱生平及著作考略[J];宗教学研究;2009年03期

2 严承钧;;慧琳生平考略[J];法音;1988年08期

3 徐清祥;东晋出家士族考[J];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03期

4 尹文汉;;明清时期九华山高僧略论[J];池州师专学报;2007年04期

5 姚培锋;齐陈骏;;东晋南朝时期西来高僧与浙东佛教——读慧皎《高僧传》[J];敦煌研究;2009年02期

6 王东;;《高僧传》校点献疑[J];江海学刊;2007年01期

7 汤用彤;;《高僧传初集》按语选录[J];文献;1980年02期

8 王东;;《高僧传》校点札记[J];江海学刊;2006年04期

9 王东;;《高僧传》校点商榷[J];江海学刊;2006年05期

10 刘祥清;;佛经汉译的历史和作用[J];中国科技翻译;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相洲;;永明体的产生与佛经转读关系再探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3 张泽洪;;贝叶经与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楚草;;江陵古代僧人[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一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1993年

5 任平山;;龟兹佛教大小乘因素的史料分析[A];龟兹学研究(第二辑)[C];2007年

6 徐晓望;;闽国时期的福州宗教[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7 李烨;蒋应时;;医缘[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圣凯;;六朝佛教礼忏仪的形成——以悔过法、唱导、斋会为中心[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9 赵一德;;云岗昙曜五窟的帝王象征[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朱文民;;定林寺名称由来考[A];中国古都研究(第十六辑)——中国古都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莒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雄 刘坤;佛经中的珠宝文化[N];中国矿业报;2004年

2 穆英;雷峰塔佛经秘藏方式是世界孤例[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仝毅;千年古刹普救寺[N];山西政协报;2006年

4 郁永龙;明代佛经碑刻——《首楞严经》[N];中国民族报;2004年

5 张润堂 杨学凤;法显:西行求法第一人[N];中国民族报;2009年

6 丁邦友;六朝时期岭南佛教与官僚士商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7年

7 王辉;恢复佛经版本的“生命”,才是更好的保护[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云冈石窟研究院 张焯;徐州高僧与云冈石窟[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摩醯首罗天和鸠摩罗天[N];大同日报;2006年

10 孟瑜;《大手印无字要》:被误解的佛经[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振栋;竺法媤翻译佛经词_Y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汪yN;中古佛典量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樦;释宝唱与《比丘尼传》[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艳玲;唐代城市居民的宗教生活:以佛教为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尚永琪;3-6世纪佛教传播背景下的北方社会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陈文杰;早期汉译佛典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0年

8 李大伟;佛音缭绕的六朝文学[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志远;论汉魏六朝时期的中国佛教表现艺术[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10 阮氏金凤(释严莲);龙树中观思想在华流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勇;中国早期净土信仰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吕玲玲;宋以来藏传佛教在五台山地区的传播历史考略[D];兰州大学;2008年

3 冀媈伟;隋唐山西僧人考[D];西北大学;2012年

4 董艳;《百丈清规》创制背景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5 李渝刚;佛教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影响三论[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6 胡畔;《摩诃僧yG律》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曹寻真;非汉籍高僧与早期中国佛学的形成[D];苏州大学;2007年

8 扎西顿珠;论佛经分辨了义与不了义之义利[D];西藏大学;2010年

9 姜永全;佛经翻译及其对中国学术思想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10 韩阳;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与法律[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8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08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