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南北朝佛教调控方式研究——以南梁与北魏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9-07-04 18:02
【摘要】:南北朝时期,王朝统治者开始对佛教进行调控,并逐渐形成了两种规制方式:内部规制式和外部规制式。这两种调控方式的出现是有其历史条件和原因的,客观和历史的评价这两种调控方式。发现这两种方式对我国古代佛教治理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Abstract]:During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the rulers of the dynasty began to regulate Buddhism, and gradually formed two ways of regulation: internal regulation and external regula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se two ways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has its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reasons, objective and historical evaluation of these two ways of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t is found that these two way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overn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Buddhism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教育部2011年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中国早期佛教的法律调控研究》(项目编号:11YJC82013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舟;;论南梁对佛教的内规式法律调控——以梁武帝制荤腥戒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维中;论佛教的中国化与佛教制度的中国化[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2 马爱民;;邺下佛学之盛和北朝、隋唐的安阳佛寺武僧武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 钟仕伦;萧绎思想体系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周晓华;;论魏晋士林的审美人格境界[J];北方论丛;2006年06期

5 马爱民;论我国武术史上的稠禅师与嵩山少林寺──兼析北朝时期邺下寺院的武术活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6 李方祥;;三十年代的食货派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兴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秦洁瑜;从符号建模原理看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符号体现[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刘涛;;谢灵运散文撰作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吴海庆;;禅宗与江南山水审美品质[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吴焯;;汉明帝与佛教初传——对于中国佛教史一段历史公案的剖析[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诸葛净;;出世与入世——辽金元时期北京城市空间与寺院宫观研究[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辑(首届中国建筑史学全国青年学者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夏雷鸣;;从OI卢文文书看鄯善国僧人的社会生活——兼谈晚唐至宋敦煌世俗佛教的发端[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尚永琪;;3~6世纪僧人的流动与地理视阈的拓展[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蒋明宏;;徐霞客与明代佛教生态文化[A];徐霞客研究(第19辑)[C];2009年

5 关剑平;;《敕修百丈清规》与佛教茶礼[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苗霖霖;北魏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稂荻;无尽的现象圆融[D];吉林大学;2011年

7 冯炜;《唐律疏议》问答体疏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阮登方;佛教戒定慧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朝晖;释慧皎《高僧传》文学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贾学锋;萨迦班智达《三律仪差别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蕴[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敏;唐代佛教人物画创作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云会;庐山慧远佛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6 王军;淮北市宗教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潘晓凡;唐宋福建佛教发展演变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沈氏雪娥(释幸莲);《坛经》无相戒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慧;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文化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立民;;论东方法的三大问题(上)[J];法学杂志;2009年05期

2 古正美;;中国早期《菩萨戒经》的性质及内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101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101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