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白伞盖信仰及相关问题
[Abstract]:As we all know, the great white umbrella cover belief is very popular in Tibetan Buddhism, which has been spread since Tubo period, and there are many statues retained in history. Chinese Buddhism was also popular with the white umbrella cover belief. Through its translation and the popular copies and prints of white umbrella cover in Dunhuang area at that time, it is known that the belief of white umbrella cover in Han Dynasty has been widely spread at least in the eighth century, and a large number of "umbrella inscriptions" also show that the folk belief of white umbrella cover was very common.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the printing or worship ceremony of the white umbrella cover belief was not based on the empty translation, but on the more popular annotated version of the unempty text and the pseudo Sutra of the Great Buddha in the eighth century. The patterns of white umbrella cover worshipped in Han and Tibet are also different.
【作者单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敦煌佛教社会史研究”(12XZJ002)
【分类号】:B933;K87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微;罗文华;;白伞盖佛母:汉藏佛教的互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5期
2 马云华;;清宫大白伞盖佛母信仰探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文华;;紫禁城太和殿所供符板及其宗教思想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05期
2 张萌;;国家博物馆藏“雪堆白”大白伞盖佛母造像探析[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段新龙;《楞严经》如来藏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J];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涛;;元、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汉传佛教“藏化”现象浅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常正;;2008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京隆重举行[J];法音;2008年05期
3 曾汝銮;汉传佛教在新加坡面对的挑战[J];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04期
4 圣辉;不舍众生 乘愿再来——深切怀念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J];中国宗教;2005年07期
5 济群;;一个根本 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J];中国宗教;2006年05期
6 赵永红;;藏传佛教在凉州的传播及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周拉;;试析汉、藏两地佛教的互动关系[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阎奕铮;;对当今汉传佛教面临局面的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杜冰;;繁彩寡情——汉传佛教壁画的色彩观[J];艺术教育;2009年10期
10 学诚;;迎接佛教发展的春天——在2009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闭幕式上的讲话[J];法音;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焦慧欣;;川南凉山彝族地区汉传佛教调查研究[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靖;;汉传佛教经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试论禅宗的农禅思想[A];集雨窖文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2000年
3 杨逸平;;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在佤族的传播及其影响——以临沧市沧源佤族为例[A];中国佤族“司岗里”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赵一悌;;汉传佛教华严宗祖庭——华严寺[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九年)[C];2009年
5 杨建新;王存河;;宗教自身被信仰的内在原因[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3集)[C];2008年
6 徐凤英;;素食的益处[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绵山;;道路遇人半是僧——佛教在福州[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8 郑梦星;;还我如来真面目——对清水祖师与清水岩是佛是道的辨识[A];闽台清水祖师文化研究文集[C];1999年
9 张泽洪;;贝叶经与西南丝绸之路[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树辉;;博采众长、兼容并蓄的高昌回鹘文化[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惕;打七——汉传佛教修行常用法门[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吴艳邋周芳;2008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通讯员 缪革新、何艳君 记者 李敏;普宁寺隆重举办汉传佛教“盂兰盆大法会”[N];承德日报;2006年
4 记者 边晓丹;2010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在杭州隆重举行[N];杭州日报;2010年
5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马碧邋记者 李勇;李微微会见汉传佛教界中青年人士读书班学员[N];湖南日报;2008年
7 文灯;汉传佛教八宗派[N];中国民族报;2002年
8 张廷仕;汉传佛教: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探索[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10 吴健礼;漫话古代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燕凌;中国汉传佛教梵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刘亚明;中国汉传佛教忏悔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金菊;汉传佛教养生的历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4 李玲;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方兰;法尊法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哈磊;四念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漆山;学修体系思想下的我国现代佛寺空间格局研究[D];清华大学;2011年
8 傅云仙;阿嵯耶观音造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9 马晓军;甘南多元宗教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10 仇银豪;北京藏传佛教寺院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爽;汉传佛教与印度佛教壁画空间表现的差异性与互融性探析[D];苏州大学;2007年
2 郝江波;汉传佛教僧伽服饰中的视觉性文化元素在中国当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3年
3 陈霓;汉传佛教音乐与藏传佛教音乐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4 林桂利;泰国汉传佛教[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尹传香;中国汉传佛寺园林的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喻长海;宗喀巴与吉藏的中观思想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7 曹秀伟;汉传佛教生活中的医学[D];山东大学;2006年
8 赵一丽;洛阳白马寺屋顶雕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李敏;西安大兴善寺发展规划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10 宋元园;中国现代佛教建筑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D];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10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51022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