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与庙事:九至十四世纪二仙信仰中的女性活动
发布时间:2020-03-28 05:19
【摘要】:唐宋时期,伴随祠庙题记书写的平民化转向,女性在家、庙之间的形象发生变化。一方面,"男外女内"的儒家观念深入基层社会,性别偏见存在于宗教活动与历史书写之中。祠庙题记撰写者多为男性,即使是粗通文字的村民也知道并且践行不书女性名讳的原则,女性的庙事活动信息大多被屏蔽。另一方面,不仅女性参与庙事不是罕见的现象,而且她们的活动也得到家庭与地方社会的普遍认可。宋元之际,祠庙祭祀不仅可以整合不同阶层与族群的个体和家庭,庙事还成为平民家族争取在地方社会影响力的家事,女性在庙事中扮演的角色因此被认可。晋豫之交的二仙信仰显示,女性积极利用其亲属关系、财产支配权、社会网络,在历史书写的地方化、平民化转型中发声,这一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宗教、宗族组织发展的多元性、历史性的认识。
本文编号:26039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何文凤;;汉代祠庙功能探索——从升仙的角度来分析[J];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05期
2 范正义;;民国前福建祠庙神明配置的研究[J];宗教学研究;2006年04期
3 许宪隆;;家族构成与近现代穆斯林家族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柳和勇;舟山寺观、祠庙的海洋文化内蕴[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5 郭福亮;;集体记忆与历史书写——基于寿县清真寺的考察[J];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向;清代甘肃陇中地区民间信仰祠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梦娇;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民间信仰祠庙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森;秦汉至明清华山祠庙地理分布与空间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03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603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