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1:04
本文关键词: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新疆地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区,具有突出的多元化特征。民族、语言、文化习俗、价值取向、信仰等都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新疆的历史从远古开始,就呈现出开放的态势,外来的人种、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不断而且持续的进入新疆地区,长期地交融、演变以至发展到今天形成多元化的宗教文化生态格局。在新疆宗教文化生态演变的历史上,有过如今已经消逝了的祆教、摩尼教,有过三度传入的基督教,曾经是世界的佛教中心,也曾经历过伊斯兰化。宗教的传入、流变、断裂、适应与更新、古老与生机都交织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当代新疆,伊斯兰教兴盛发展,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又一次发展,一元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是当代新疆宗教文化生态格局的最主要特征。 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宗教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来源、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将其应用于新疆地区宗教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第二章首先回顾了新疆宗教文化生态形成的自然、文化和生态生态环境,说明新疆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复杂和多样的,社会生态环境是相对特殊的,文化生态环境是丰富多元的。并且介绍了本论文的两个田野点喀什和伊犁地区的概况;第三章对于新疆宗教文化生态格局的特点进行了总结:首先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化生态区域,具有和内地以及中亚伊斯兰教不同的特点;其次,南疆以伊斯兰教一元性宗教为主的特点和北疆以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新疆的宗教文化生态格局具有开放性和封闭性的特点;最后,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主要是由于新疆宗教的多元通和模式和宗教极端主义同时并存,新疆宗教与内地宗教文化交流较少以及大量不稳定的社会群体的存在而造成的。第四章,主要分析了在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全球趋势下当代新疆宗教文化生态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了处在多重张力之中的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并对新疆地区的宗教政策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第五章对新疆地区宗教文化生态平衡构建的理论可能性和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得出平衡的宗教文化生态的构建需要的是对话和交流的结论。第六章结语,通过对于论文主要内容和观点的回顾,再次强调新疆宗教文化生态平衡对于新疆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研究最重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观照新疆宗教,在这个视角之下,首先是将新疆宗教看做一个开放复杂的社会系统中的一个部分。其次,是从新疆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新疆的宗教问题,新疆就不仅仅是中国的西部边疆,一个民族宗教问题复杂而危险的地方,一个当今地缘政治敏感而微妙的中心,一个距离国际恐怖基地数百公里之遥的火药桶。而丰富的民族语言文化宗教是新疆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与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将不仅仅是新疆经济成为周边国家经济的中心的可能,稳定和谐的新疆应该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支点,同时也应该是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展示和分享区。
【关键词】:新疆 宗教文化生态 特点 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1
- 导论11-24
- 一、选题缘起和背景11-13
- 二、关于新疆地区宗教问题的研究综述13-19
- 三、关于宗教与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回顾19-22
- 四、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2-23
- 五、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内容23-24
- 第一章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研究—一一个新的研究视角24-41
- 第一节 宗教文化生态学的学科背景、研究内容和方法24-31
- 一、宗教文化生态学的学科背景25-29
- 二、宗教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9-30
- 三、宗教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30-31
- 第二节 多维度视角中的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31-41
- 一、国际视野中的新疆31-36
- 二、国家视角下的新疆36-37
- 三、新疆视角中的喀什和伊犁37-41
- 第二章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系统环境41-65
- 第一节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系统环境分析41-51
- 一、自然生态环境:文明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41-44
- 二、文化生态环境:多元化的语言、民族、文化、宗教44-45
- 三、社会生态环境:汉代西域的典型意义45-51
- 第二节 喀什地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宗教嬗变历史51-56
- 一、喀什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概况51-52
- 二、喀什地区宗教嬗变历史52-55
- 三、喀什地区的宗教文化生态现状55-56
- 第三节 伊犁地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宗教嬗变历史56-65
- 一、伊犁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发展概况56-57
- 二、伊犁地区宗教嬗变历史57-60
- 三、伊犁地区的宗教文化生态现状60-65
- 第三章 当代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系统的特点65-91
- 第一节 相对独立的宗教文化单元区65-72
- 一、中亚伊斯兰教的特点66-68
- 二、内地伊斯兰教的特点68-70
- 三、新疆地区的伊斯兰教的特点70-72
- 第二节 一元性与多元性:南北疆宗教文化生态的差异性72-75
- 一、宗教发展和传播的差异性72-74
- 二、宗教文化生态特点的差异性74-75
- 第三节 开放性与封闭性的并存75-80
- 一、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75-76
- 二、易受周边国家和地区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76-80
- 第四节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系统具有脆弱性80-91
- 一、多元通和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并存80-84
- 二、不稳定社会群体对于社会稳定的危害84-91
- 第四章 现代性、世俗化及宗教文化多样性语境下的新疆宗教的生态困境91-120
- 第一节 快速现代化背景下的新疆社会生态环境91-97
- 一、成就与问题:现代化处境中的新疆社会生态环境91-95
- 二、现代化经济发展下民族宗教问题的凸显95-97
- 第二节 世俗化冲击下的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环境97-103
- 一、宗教"祛魅"与"另一种神圣的帷幕"97-100
- 二、政治"祛魅"与宗教"复魅"100-103
- 第三节 多重张力中的新疆宗教103-120
- 一、悖论与反思:新疆宗教理论——政策的反思103-108
- 二、"稳定压倒一切":宗教管理实践的总方针108-113
- 三、三色的新疆宗教市场113-115
- 四、宗教人口分布和居住格局的失衡115-120
- 第五章 理解与对话:构建平衡的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的可能性路径120-150
- 第一节 新疆宗教文化生态平衡的意义和可能性120-125
- 一、多重的张力下的新疆多元宗教文化生态场域120-121
- 二、宗教间交流与对话的可能性和必须性121-124
- 三、中国宗教交流和发展的传统和新疆的方向124-125
- 第二节 平衡的途径方法的多维度的探讨125-133
- 一、深描——对话——共生:认识与实践的反思125-131
- 二、宗教文化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131-133
- 第三节 可能的措施133-150
- 一、进入公共领域的宗教134-139
- 二 发挥宗教理性:"信什么不重要,只要是温和主义"139-141
- 三、政策与法律保障141-143
- 四、双向的交流和对话143-150
- 第六章 结语:新疆经验还是新疆问题?150-154
- 参考文献154-16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62-164
- 遇见新疆(代后记)164-1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全峰;闫韶华;;文化建构视域下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新疆为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5期
2 董江华;;喀什地区双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探析[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李晓霞;;新疆制止非法宗教活动政策及实践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启军;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马陇平;西部边疆稳定视角下打击“三股势力”法治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丁博杰;人口迁徙对宗教生态格局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艾麦提江·吐尔逊;新疆壁画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刘玉龙;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养护评价指标及加铺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宗教文化生态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67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