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略谈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31 02:26

  本文关键词:略谈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历代藏族译师的不懈努力,最终将佛祖的圣言经典及其后继贤哲们的论著翻译成藏文,留下了著名的《大藏经·甘珠尔》和《丹朱尔》。藏族学者们紧随其后,著书立说,创立了众多教派。形成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大教派,多以“大手印法”、“大圆满法”及“中观大法”为要义,进行教学和修行。在此,本人就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过程略作探讨,目的在三。其一,在此之前,并无专题研究“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过程”者,虽见某些零散的研究成果,却都有所偏颇。其二,在教学、修行和传承大圆满法时,对其历史的认识显得十分重要。其三,则是为了自己进一步研习大圆满法。 本论文分三章来论述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过程。第一章是“认识大圆满法”,第二章是“探讨大圆满法之源流”,第三章是“探讨大圆满法之发展过程”。具体而言,第一章之所以为“认识大圆满法”,是因为在论述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过程前,先要对大圆满法有明确的认识。 本章分四节介绍大圆满法的定义及基道果、见修行果等问题。主要引用了本教派知名学者之见解,稍加自己之论证言辞,来介绍大圆满法之究竟。第二章分为三节论述了大圆满法之源流。第一节从三方面论述大圆满法自邬仗那流传到西藏。其一是认识邬仗那,主要探讨了藏族典籍中对邬仗那的描述,及其在现代地理学上的位置,以及部分学者的观点。其二,既然说大圆满法源自邬仗那,则先要明确大圆满法在邬仗那的存在历史。对此,根据现存的藏文宗教史料进行了论证。其三,探讨了邀请邬仗那的莲花生大师赴藏传播大圆满法的历史。主要论述了大圆满法从邬仗那到西藏的传播过程。第二节从两个方面讨论了大圆满法从印度传到西藏一说。其一,以藏文宗教史料为依据,论证了大圆满法在印度的历史。其二,探讨了大圆满法从印度到西藏的传播过程。主要论述了大译师贝如杂那翻译大圆满法典籍的历史,以及后来邀请班禅比玛米扎进藏翻译大圆满发典籍的历史。第三节探讨了大圆满法受汉传佛教影响一说,以藏文宗教史料为依据,论述了大圆满法未能在汉地传播,以及和尚摩诃耶那未曾对大圆满法产生过影响等观点。第三章分为两节探讨了大圆满法的发展过程。第一节从三方面讨论了大圆满法之“宁提”。其一,讨论了“宁提”的定义及其不同称谓。其二,讨论了大“宁提”。其三,讨论了小“宁提”。第二节从四个方面论述了“苯教大圆满法”是以“译苯”的形式自佛教前弘宁玛派所传的观点。其一,以藏文宗教史料为依据,论述了因佛苯教义相抵触而导致灭苯的历史。其二,讨论了“借佛为苯”即“译苯”运动的产生过程。提出了应苯教之生存需求,通过一系列翻译运动,最终形成“雍仲苯”,即“苯教大圆满法”的观点。其三,是佛苯大融合,主要论述了佛苯融合而形成现在的“雍仲苯”,即“苯教大圆满法”。其四是讨论其他观点,主要就南喀诺布、苯甲格勒伦珠和罗布次仁对大圆满法源流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总之,本文主要论证了如下观点:大圆满法源自邬仗那;印度大圆满法也源自邬仗那;大圆满法并未传播于汉地,更不曾受过汉地和尚摩诃耶那之影响;“苯教大圆满法”是以“译苯”形式所形成的。
【关键词】:大圆满法 邬仗那 宁提 苯教大圆满法 译苯
【学位授予单位】:西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49
【目录】:
  • 外文摘要3-6
  • 内容摘要6-8
  • 目录8-10
  • 正文10-102
  • 附录102-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佚名;神秘玄奥的语咒祭与符咒祭[J];西藏旅游;2000年Z2期

2 拉措;;也谈苯教的名义和起源问题[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3 次热扎西;迭部境内苯教寺院概况简介[J];西藏研究;1996年04期

4 刘志群;东方精神的一个神圣巅峰——岗仁波钦人文成像扫描(上)[J];西藏艺术研究;2001年04期

5 水恨妖;苯教要地和藏传佛教的对立与统一[J];西藏旅游;2004年05期

6 仲布·次仁多杰;恰苯与摩尼教关系初探[J];西藏研究;2000年03期

7 嘉雍群培;藏族宗教乐舞的形成及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8 丹增次仁;热巴[J];西藏艺术研究;2000年03期

9 杨福泉;千年苯波的心灵之旅——在茶马古道上寻访东巴的历史足迹[J];华夏人文地理;2003年02期

10 诺布旺丹;苯教大圆满的起源、形成及发展[J];西藏研究;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乾君;;传统性治疗精髓——藏密大圆满略说[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2 石硕;;四川藏区的民间苯教形式[A];“西藏和其他藏区现代化道路选择”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班班多杰;;藏传佛教的综合创新特质论纲[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崔红芬;;略论西夏的原始宗教与佛教的关系[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周拉;;藏族神山崇拜及其文化功能分析[A];宗教与民族(第四辑)[C];2006年

6 佟德富;;原始宗教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A];宗教与民族(第壹辑)[C];2002年

7 傅千吉;;藏族传统生态文化教育研究[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罗桑开珠;;论玉树嘉纳嘛呢石的文化价值[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9 王克陵;孙小珂;;环保西藏雪山的最佳主题旅游:宗教旅游——以阿里·冈仁波钦神山地域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10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铁军 通讯员 车满宝;陇南藏族地区首次发现手写苯教文献[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记者 陈宗立;古藏文珍稀手写 苯教文献惊现甘肃[N];光明日报;2010年

3 李凯 霍娜 边巴次仁;苯教处于发展的最好时期[N];中国民族报;2005年

4 李凯 霍娜 边巴次仁;西藏苯教得到传承和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6年

5 青海社科院藏学研究所研究生 旦正加;话说藏历年[N];青海日报;2009年

6 通讯员 车满宝;陇南藏区发现珍稀古藏文手写苯教文献[N];甘肃日报;2010年

7 张艳邋杨昕 记者 杨俊;天地跃动“战神舞”[N];阿坝日报;2007年

8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N];西藏日报;2007年

9 程德美;丹斗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10 龙泉;甘南插箭:高山之巅的圣礼[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耀华;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扎巴;苯教神话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张屹;吐蕃时期藏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孙林;西藏中部农区民间宗教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马宁;藏汉结合部多元宗教共存与对话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6 孙娟;从世俗到神圣[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金东柱(KIM DONGJU);苯教古文献《黑头凡人的起源》之汉译及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南加才让;玛尔巴译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龙珠多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土登彭措;略谈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D];西藏大学;2012年

2 完秀华科加;古代苯教卵生观研究[D];西藏大学;2011年

3 冯天赐;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苯教旺加寺诵经音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刘王璐;宁玛派大圆满法与禅宗思想之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仁青加;论雍仲苯教大藏经版本的由来[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潇楠;当代中国基督教会个案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马春晖;论苯教和藏传佛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拉巴扎西;浅谈苯教九乘与宁玛派九乘[D];西藏大学;2009年

9 朗吉卓嘎;吐蕃止贡赞普和朗达玛灭教之比较[D];西藏大学;2011年

10 供邱泽仁;论尼姑在苯教中的地位及其作用[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略谈大圆满法之源流及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7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87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