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老氏静卧养生功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4 17:01
【摘要】:本文的研究的重点是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老氏静卧养生法进行历史考察,并对其功法的基础理论和原理进行梳理和完善,突出其理论的系统性、学术性和科学合理性。本文共分为四章,以下是具体介绍: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陈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现状,该研究领域文献综述,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主要考察老氏静卧养生法的理论体系,包括老氏静卧养生法的历史发展、传承和流变,老氏静卧养生法的基础理论,老氏静卧养生法的道教内丹学理论以及老氏静卧养生法的疗效原理。老氏静卧养生法由清末民初重庆涪陵名医李梦常所创编,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传承,其继承了中医的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理论和陈抟老祖的内丹修炼理论,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理论基础。其融合了阴阳、五行八卦、天人合一等道家哲学思想和形气神理论、脏腑理论、经络理论、睡梦理论等中医理论。同时睡功是道家内丹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丹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内丹理论的重要应用。陈抟的《无极图》是内丹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老氏静卧养生法系统继承了陈抟的内丹思想,将深奥的内丹学理论转化为实修技法。在实际应用中,老氏静卧养生法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修炼方法,修炼者在修习过程中自我养炼,防治未病,阴阳平衡,水火既济,疏通经络,调理脏腑,促进睡眠,净化意识,提高专注力,开发人体潜能。第三章系统分析了老氏静卧养生法的程序与功法。从准备阶段到入门的初级功法,然后是中级功法,更进一步是高级功法,最后达到梦功的最终阶段,整个功法程序循序渐进,有条不紊。本文将老氏静卧养生法修炼过程分为动功和静功两部分,动功为辅,静功为主。静功部分分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分别为:静坐功、睡功和梦功。其中睡功又分为三个层次:初级阶段睡功、中级阶段睡功和高级阶段睡功。第四章分析了老氏静卧养生法的特色,从理论特色和功法特色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理论上其水火既济,贯穿终始,先修冲脉,次修任督的理论是对内丹学的重要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其道医结合—丹功为主,方药为辅,动静结合—静功为主,动功为辅,睡梦功法—睡功为主,梦功为辅的一套程序具有独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58
本文编号:2802729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9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詹石窗;;道教文化养生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2 杨玉辉;;论我国的宗教文化资源及其开发[J];中国宗教;2012年06期
3 许嘉璐;;促进道教道学的国际化[J];中国宗教;2011年11期
4 李刚;;高科技时代的道教养生之思[J];中国宗教;2009年06期
5 许抗生;;道家道教思想与现代社会生活[J];中国宗教;2009年01期
6 张涛;;张三丰内丹功法浅说[J];宗教学研究;2008年01期
7 强昱;;生为第一 生道合一——道教的生命观[J];中国宗教;2007年03期
8 卿希泰;;道教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09期
9 曾维加;;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卿希泰;;道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现代价值[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平;丹道生命哲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本文编号:28027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02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