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

发布时间:2017-04-02 03:05

  本文关键词: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代山东全真教的发展在整个全真教的历史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自王重阳创教之始,山东便是全真教活动十分活跃的地区。金代山东全真教的发展实际上是整个金朝全真教发展的一个代表。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四月,王重阳烧毁终南刘蒋茅庵,东迈山东传道。同年七月,到达宁海,先后收丘处机、谭处端、马钰、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刘处玄七人为徒,号称“全真七子”,在登、莱、宁海三州建立起“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与“三教平等会”五个全真教下层民众组织,号称“三州五会”。金代全真教虽然起源于陕西,,但其真正兴盛则是在山东地区。在全真教发展的不同阶段,山东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也在不断的变迁中。早期(1167-1197)主要集中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地区,是全真教初步发展时期。中期(1197-1219)主要是以尹志平在潍坊玉清观的经营为代表,这一时期主要得益于金朝统治者对全真教政策上的松弛,使得全真教在山东中部地区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后期(1210-1234)主要是从宣宗贞yP年间直至金朝灭亡,全真教在山东西部地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尤以洞真观崔道演及其弟子为代表,出现了一大批在元代依然很有影响力的全真教道士,全真教的活动中心便开始向泰山地区转移,为元代以后全真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金朝 全真教 全真七子 山东 区域 潍坊 泰山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56.3;K246.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1、选题意义8
  • 2、研究思路8-9
  • 3、研究现状9-14
  • 4、创新点14-15
  • 第1章 金代山东的信仰传统及政治形势15-22
  • 1.1 金代以前山东的民间信仰传统15-17
  • 1.2 金代山东的政治形势17-22
  • 第2章 王重阳及全真七子在山东东部布教22-36
  • 2.1 全真七子及三州五会的建立22-26
  • 2.2 全真七子在山东东部的布教26-36
  • 2.2.1 马钰在山东东部的布教26-29
  • 2.2.2 丘处机在山东东部的布教29-31
  • 2.2.3 刘处玄与王处一在山东东部的布教31-36
  • 第3章 全真教在山东中西部的发展36-46
  • 3.1 玉清观的建立36-39
  • 3.2 尹志平在山东中部地区的布教活动39-41
  • 3.3 金代全真教在山东西部的发展41-46
  • 第4章 金代全真教在山东发展阶段与特点46-50
  • 结语50-51
  • 参考资料51-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怡;全真道戒律中的社会伦理思想[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综合性思想理论);2000年03期

2 吕锡琛;丘处机西行论道及其社会意义探析[J];中国道教;2003年01期

3 王德忠;;论金朝女真族的社会阶层流动及其评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丁原明;丘处机道教思想中的老庄情结[J];东岳论丛;2003年06期

5 高良荃;略论金元之际全真道的社会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6 陈高华;《湛然居士文集》中“杨行省”考[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7 王文东;试论金代女真人对儒家伦理的吸收[J];满族研究;2003年01期

8 张应超;全真道与儒释墨浅论[J];人文杂志;2000年01期

9 赵卫东;全真性命论及其哲学义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武玉环;论金代女真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政策[J];史学集刊;199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金代山东全真教发展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1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1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