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文登市山东村李龙母信仰及其孝文化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2 20:10

  本文关键词:文登市山东村李龙母信仰及其孝文化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文登市山东村的李龙母信仰进行调查研究。秃尾巴李龙王是山东人普遍信仰的神龙,而在胶东地区还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李龙母崇拜。本文以此特色信仰为研究切入点,详细介绍李龙母信仰的存在现状,并着力探讨其形成原因。在对2012年的回龙山山会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对李龙母信仰的相关传说及其仪式活动进行了一定的介绍与阐释。通过分析李龙母信仰的地方生态、民众记忆、仪式强化以及李龙母信仰与传统孝文化的传承等内容,也展示出了李龙母信仰与民众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从结构上看,本文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起、文献回顾、研究方法与田野作业。对于以往研究的学术史回顾,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包括对基于龙母信仰研究的综述、关于儒家孝文化研究的综述以及对于仪式及文化传承研究所进行的综述,其中关于岭南地区龙母信仰的研究对本文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第二部分介绍了李龙母信仰的地方生态,主要包括对秃尾巴老李传说的故乡文登市、宋村镇以及回龙山进行介绍。这些等级大小不一的区域,其自然社会环境与李龙母信仰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部分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李龙母信仰的民众记忆进行解读,分析了龙母传说与相关纪念物,并结合岭南龙母传说进行分析,这部分也从侧面分析了胶东地区龙母信仰形成的原因。作为秃尾巴老李传说的重要分支之一,胶东地区的李龙母传说因为靠近龙母原坟而形成了一定的传说特色。传说中“龙不离母”的孝子情,也促进人们越来越多地产生对李龙母的信仰。同时,在文登人的心中,李龙爷仍然存活于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文登人更加重视李龙母的寿辰。 第四部分以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为主,对回龙山山会进行全面介绍。首先,根据文献资料中的记载,梳理了山会的原貌及其历史沿革;其次,较为详细地介绍了2012年的回龙山山会的盛况,包括龙母坟上香、祭祀典礼、文艺汇演、特色大集、龙母宴等环节;最后,简单分析了山会的主要功能,包括调适民众心理、增强民众凝聚力、活跃城乡经济发展等。 第五部分探析了李龙母信仰与孝文化的一些融合。孝文化是李龙母信仰中蕴含的重要传统文化,从传说中“李龙出生”、“请假探母”、“迁坟护墓”等龙子尽孝情节,到山会中龙母宴和其他节目中的孝道体现,孝文化无不充斥其中。不仅如此,山东村的许多日常孝亲民俗活动还很好地再现了传统的孝文化。 最后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从中也揭示出了李龙母信仰所散发的持久生命力。
【关键词】:民间信仰 李龙母信仰 李龙母传说 回龙山山会 孝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G1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0
  • 一、绪论10-19
  •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10-11
  • (二) 文献回顾11-17
  • 1. 基于龙母信仰的研究综述12-16
  • 2. 关于儒家孝文化研究的综述16-17
  • 3. 关于仪式与文化传承研究的综述17
  • (三) 研究方法及田野作业17-19
  • 二、李龙母信仰的地方生态19-26
  • (一) 长寿之乡——文登市19-21
  • 1. 文登的自然社会环境19-21
  • 2. 文登的孝亲行动与龙母信仰21
  • (二) 李龙故里——宋村镇21-23
  • 1. 宋村镇的自然社会环境简介22
  • 2. 回龙山遗址与山东村概况22-23
  • (三) 千古钟灵回龙山23-26
  • 三、李龙母信仰的民众记忆:龙母传说与纪念物26-37
  • (一) 作为秃尾巴老李传说分支的李龙母传说26-29
  • (二) “中心地”仅存的遗址——龙母坟29-30
  • (三) “龙不离母”中的孝子情30-32
  • (四) 村民心中的“活龙王”32-33
  • (五) 南北龙母传说的对比分析33-37
  • 1. 龙子出生与感生神话34
  • 2. 断尾与成年34-35
  • 3. 迁坟护墓与孝道观念35-37
  • 四、李龙母信仰的仪式强化:回龙山山会37-52
  • (一) 回龙山山会的原貌及其历史37-39
  • (二) 回龙山山会的现状——以2012年为例39-48
  • 1. 龙母坟进香40-42
  • 2. 祭祀大典42-44
  • 3. 文艺汇演44-45
  • 4. 特色大集45-47
  • 5. 龙母宴47-48
  • (三) 回龙山山会的主要功能48-52
  • 1. 调适民众心理48-49
  • 2. 增强民众的凝聚力49-50
  • 3. 活跃城乡经济发展50-52
  • 五、李龙母信仰与孝文化传承52-58
  • (一) 孝文化的传说形态的传承52-55
  • 1. 打捞父亲52-53
  • 2. 请假探母53-54
  • 3. 迁坟守孝54-55
  • (二) 孝文化的仪式形态的传承55-56
  • (三) 孝文化的村落日常生活形态的再现56-58
  • 结语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3-64
  • 致谢64-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继富;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曾振宇;儒家孝文化及其影响[J];理论学刊;2000年01期

3 王娟;;断尾龙故事类型的心理分析研究——兼谈民俗学的研究方法[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3期

4 刘铁梁;作为公共生活的乡村庙会[J];民间文化;2001年01期

5 徐亚娟;;近百年龙母传说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6 阮宝娣;;羌族的祭山会[J];民族遗产;2008年00期

7 苑利;华北地区龙王传说研究[J];民族艺术;2002年01期

8 王娟;;断尾龙故事类型的心理分析研究——兼谈民俗学的研究方法[J];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03期

9 韦韧;;龙母和龙母文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年03期

10 张慧琼;;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现代社会意义[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文登市山东村李龙母信仰及其孝文化传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3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3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2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