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雍正的儒、佛思想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08 17:24

  本文关键词:雍正的儒、佛思想及其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清世宗雍正皇帝,一生都处在清朝政治、经济日渐繁荣的上升时期,他的执政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但如果从文化的角度看,雍正的文化政策显然与其时欣欣向荣的政治经济氛围相左,甚至起一种反向的作用。雍正性格自负,并且为政事必躬亲、性格苛求。在他执政的时期,他对于文化的干预是多方面的,且这种干预也不仅仅是对于大政方针的把握,而是具体而微的,甚至有一些是“超常规”的。尽管如此,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繁荣上升期往往是文化的“平庸时期”,雍正似乎也无法摆脱这种“宿命”。 在雍正主政之时,清军入关已八十余年,短时间内被武力颠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儒家文化占据话权的语境下,“华夷大防”的思想成为满洲统治者统治合理性的最大挑战,“反清复明”成为了清朝统治这始终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雍正在巩固自身统治过程中无法绕过的一个“坎”。民间的种种反弹,换来的只能是越来越严苛的文化禁锢与官方意识形态无孔不入的灌输。 在儒学上,首先,雍正虔心尊孔,使得尊孔的官方形式达到了空前的高规格;其次,他提倡名教,并将自己与父亲康熙帝树立为忠、孝、仁、义的道德楷模;再次,利用“文字狱”等高压手段,镇压文化上的“异己分子”,以此巩固政治统治。 对于佛教,雍正也兴趣浓厚,他将自己话语领导权直接指向了佛教,尤其是禅宗内部,一心将禅宗纳入他的思想统治体系之中。除了修建寺庙,重修大藏经之外,他还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御制”佛教观。他打着“续佛慧命”的学术旗号,干预禅宗内部僧诤,借此整肃禅宗思想,排除一切不利于自身统治的因素。当然他这种对禅宗的“匡扶”之举,只能使禅宗更加衰落。 雍正的儒、佛思想及其实践具有着指标性的意义。作为一个史上最专权的皇帝之一,他成为了当时最突出的“学术之星”,并将他个人的种种特点放大成那个时代的特征,且影响着生活在那个时代甚至之后的人们的思想与生活。了解雍正的思想,显然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特征,以及这一系列文化特征在历史进程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雍正 儒学 佛教 禅宗 清朝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9.2;B929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8
  • 第一章 引言8-12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8-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本文创新10-12
  • 第二章 雍正与他的时代12-19
  • 第一节 历史背景12-15
  • 第二节 理学、王学与禅学15-17
  • 第三节 民族主义与遗民情怀17-19
  • 第三章 雍正的儒学思想19-30
  • 第一节 “尊孔”与“倡理”:思想的统一19-22
  • 第二节 “圣谕”与“庭训”:肖子的形象22-26
  • 第三节 “大义”“觉迷”:社会秩序的定型26-30
  • 第四章 雍正的佛教思想30-43
  • 第一节 清初禅宗概况与雍正的佛学背景30-33
  • 第二节 “拣魔辨异”:以世法干预僧诤33-38
  • 第三节 雍正的禅学思想:以禅愚民38-43
  • 结语 “平庸时代”的造就与它的思想延续43-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攻读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5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九如;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史五一;试析明后期财政危机的根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3 纪慧娟,宗韵;明代驿递夫役佥派方式之变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张国勇;明代大同镇述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王兴文;试论中国古代西部经济开发政策[J];北方论丛;2003年01期

7 郑克晟;明初江南地主的衰落与北方地主的兴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邵永忠,范红霞;略论宋元明清以来史志书目对荒政典籍的著录[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9 李峰;论越南问题与中法战争的历史背景[J];常熟高专学报;2003年03期

10 任新建;论康藏的历史关系[J];中国藏学;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小梅;;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汤显祖“以情格理”的再理解[A];'2006中国·抚州汤显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汤仁泽;;关于清代今文经学[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卫平;;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可能[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刘毓庆;郭万金;;汉代天道圣统思潮下的《诗》学定位[A];第七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5 张丽珠;;独立于时风众势外的全祖望史学精神[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爱平;;略论全祖望对黄宗羲学行的表彰与传承[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立旭;;儒学精神旨趣与阳明心学的兴起[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林乐昌;;王阳明的讲学生涯和社会教化使命[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乐爱国;;论朱一新对程朱理学的推崇[A];浙东学术与中国实学——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莉萍;李方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卜奇文;清代澳门与广州经济互动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修彩波;近代学人与中西交通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张仲谋;清代宋诗师承论[D];苏州大学;1997年

7 黄正林;黄河上游区域农村经济研究(1644-1949)[D];河北大学;2006年

8 许洁;明清时期西式天文测时仪器的传入及其影响[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倪永明;中日《三国志》今译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红姣;王船山的历史哲学[D];湘潭大学;2002年

2 张燕;雍正帝政策的执行者—田文镜[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冯啸天;清代雍正年间名臣田文镜评议[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文忠;张际亮与嘉道诗坛[D];暨南大学;2002年

5 郭书愚;清末四川存古学堂述略[D];四川大学;2002年

6 袁媛;16-18世纪中法都城聚会性场所之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7 程明;试论南朝皇室与士族在文学上的互动[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颖;“《西厢》制艺”考论[D];扬州大学;2003年

9 刘中燕;中国古代帝王陵寝旅游开发中的保护——以湖北钟祥明显陵为例[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崔军伟;清末新政时期外交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雍正的儒、佛思想及其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3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93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6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