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府、宗族与天主教
发布时间:2017-04-15 08:34
本文关键词:官府、宗族与天主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从区域社会文化史的角度,对明清时期闽东福安县的乡村天主教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文章认为,明清时期当地乡村宗族对天主教信仰的皈依,是天主教能够深入福安乡村社会传播、发展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一些乡村宗族的天主教化,天主教信仰得以依附在这些宗族中。依靠地方宗族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直至成为对当地民间社会生活具有深刻影响的一种区域性主流宗教。 本论文分为六部分。导论部分解释了选题的缘起及论文思路,并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域社会背景、基本史料以及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介绍。 论文第二部分系统考察了1632年至1846年这两个多世纪天主教在闽东福安乡村社会的活动历程。作者指出,天主教在福安的这段传播历史,经历了起起伏伏诸多波折,特别是清雍正以降,随着清廷在全国严厉禁教,地方官府对天主教活动的干预一度呈现出愈来愈严的趋势,期间查拿天主教的事件屡有发生。然而,尽管屡遭查禁,天主教在福安的活动却并未中止,甚至在地方上形成一个规模甚为庞大的乡村天主教群体。 第三部分从数量、构成、分布三方面对明清时期福安乡村天主教群体结构进行细致考察。根据数量增长幅度的不同,作者认为明清时期福安的乡村教会发展可以划分为奠基(1632-1648)、拓展(1649-1746)、稳步发展(1746-1846)三个阶段,而在拓展阶段,福安乡村天主教群体已达到相当规模。在构成方面,该天主教群体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其成员基本上涵盖了地方社会各阶层。这些数量众多的天主教徒,分布在各个村落,组成了一个覆盖面相当广阔的基层天主教网络。 第四部分具体分析了地方宗族在明清时期福安乡村天主教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文章指出,明清时期福安地方相当多的乡村宗族接受了天主教信仰,这些以天主教为主要宗教信仰的大小宗族是构筑基层天主教网络的主要支点及维持乡村教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皈依天主教问题上,福安乡村宗族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兼容型与转化型,前者在宗族内兼容了天主教及其它民间宗教信仰,后者则在信仰上表现出一种完全转化。这 中文提要 两种类型的产生,反映出乡村宗族在接受天主教信仰上所具有的弹性,而乡村宗族的阪 依,有其深刻的区域社会历史背景,宗族原有浓厚的宗教信仰习俗、明末清初社会动乱 对传统族权的冲击、乡村信徒对宗族身份的维护与认同等都是促使一些乡村宗族接受天 主教信仰的因素。总之,天主教传播的宗族依附性,,是明清时期福安乡村教会发展的显 著特点,也是天主教能够在官府严禁之下延续传播的主要原因。 第五部分从村落信仰空间的重组、妇女守贞观念的移植、宗族通婚网络的变迁等方 面进一步探讨了天主教信仰对明清时期福安乡村社会生活所带来的文化影响。文章认 为,天主教在乡村社会的扎根,在原有地方文化结构内部植入了新的文化内涵,如旧有 的村落信仰空间为天主教所增补;在宗族原有的儒家贞节观念结构,融进了天主教的妇 女守贞观;宗族传统通婚网络也因信仰的改宗而发生新的摆动。这些表明,历经多年的 传播后,天主教己经融进福安一些乡村宗族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后者本身文化传统一个 不可分割部分。 结论部分对地方官府、宗族与乡村教会发展三者之间关系进行了总结,作者认为, 福安乡村天主教的存在与变化应当置于明清以来地方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中加以考察,福 安乡村教会的发展个案表明,作为明清时期地方社会最活跃的宗族组织,在延续地域宗 教信仰上具有深层的影响,它提供了一种有利基层教会发展的群体信仰模式,这种依附 于宗族之上的群体信仰不仅能够比较有效地利用宗族在基层社会权力网中的各种资源 来维护乡村教会的发展,而更重要的是为信仰的传承提供了稳固纽带。
【关键词】:官府 宗族 乡村教会 福安 明清时期 区域社会文化史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B979
【目录】:
- 中文提要2-4
- 英文提要4-8
- 第一章 绪论8-34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8-11
-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11-18
- 第三节 福安:研究区域背景描述18-25
- 第四节 史料、概念与论文框架25-34
- 第二章 传教与禁教34-104
- 第一节 从马尼拉到福安:多明我会之初传34-45
- 第二节 礼仪之争与明末福安的反教事件45-64
- 第三节 清初的传教与禁教风波64-72
- 第四节 雍乾以降的禁教政策与福安天主教72-102
- 第五节 小结102-104
- 第三章 乡村天主教群体104-139
- 第一节 数量104-110
- 第二节 构成110-124
- 第三节 分布124-138
- 第四节 小结138-139
- 第四章 宗族与宗教网络139-206
- 第一节 宗族与地域天主教网络建构139-144
- 第二节 乡村宗族与天主教:个案研究144-186
- 第三节 宗族皈依与文化认同186-205
- 第四节 小结205-206
- 第五章 信仰与生活206-240
- 第一节 村落信仰空间的重组206-211
- 第二节 妇女守贞观念的移植211-228
- 第三节 宗族通婚网络的变迁228-239
- 第四节 小结239-240
- 第六章 结论与思考240-251
- 第一节 宗族与明清乡村教会的群体信仰240-247
- 第二节 未来研究的思考247-251
- 附录251-255
- 参考文献255-267
- 致谢267-2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华伟;;华北宗族的弱化与基督教在乡土社会的发展——以豫西李村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芳;刘树奎;;人类学中国宗族研究的嬗变与创新[J];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曹荣;;生存性智慧与乡民日常生活的实践逻辑——以京西桑村为案例[J];青海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爱钗;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亚民;海疆知县蓝鼎元的乡村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蒋培锋;清代中央与福建地方政府对基督教的政策与管理[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文博;天朝与列强的棋子——清末教案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官府、宗族与天主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9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07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