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回流,还是经学势然?——《中庸》升经再论
发布时间:2021-04-13 18:02
《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南宋以后成为"四书"之一。在《中庸》由"篇"升格为"书"的过程中,佛道人士早在宋代儒家之先已对《中庸》进行了广泛关注和大力提倡。据此,学界引申出一种《中庸》"回流说",即《中庸》是从佛道回流至儒家的。但"回流说"没有或不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儒家经典众多,佛道何以单单抽取《礼记》之《中庸》加以关注与提倡呢?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回答,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前述"回流说"忽略了《中庸》升经的经学史背景。《中庸》升经的经学史背景,是指随着《礼记》的经学地位不断提升,《中庸》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正是在这样一个经学史流变的背景下,南朝的戴颙、梁武帝等佛道人士在"格义""清淡"时,或中唐的儒家士人在行文作赋时,才会把既具有崇高经学地位又具有普遍义理的《中庸》作为关注与提倡的对象,进而也才有了两宋以后的《中庸》升格为经。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庸》“回流说”及其内在问题
二、《礼记》自立门户与《中庸》水涨船高
三、宋戴颙与梁武帝之注《中庸》及其“《礼记》学”背景
四、《礼记》升格为经与中唐士人共话《中庸》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阳詹生平考辨三则[J]. 杨遗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6)
[2]梁武帝天监三年“舍道归佛”辨[J]. 丁红旗. 宗教学研究. 2009(01)
[3]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J]. 周淑萍. 史学月刊. 2007(08)
[4]缦胡之缨,化为青衿——欧阳詹与中原文化[J]. 王春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5]唐朝中叶的文人经说[J]. 龚鹏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驳唐代进士难、明经易说[J]. 郭绍林. 史学月刊. 2002(01)
[7]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J]. 徐洪兴.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5)
硕士论文
[1]欧阳詹年谱及作品系年[D]. 张伟民.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5762
【文章来源】:文史哲.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庸》“回流说”及其内在问题
二、《礼记》自立门户与《中庸》水涨船高
三、宋戴颙与梁武帝之注《中庸》及其“《礼记》学”背景
四、《礼记》升格为经与中唐士人共话《中庸》
五、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欧阳詹生平考辨三则[J]. 杨遗旗.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6)
[2]梁武帝天监三年“舍道归佛”辨[J]. 丁红旗. 宗教学研究. 2009(01)
[3]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J]. 周淑萍. 史学月刊. 2007(08)
[4]缦胡之缨,化为青衿——欧阳詹与中原文化[J]. 王春庭.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5]唐朝中叶的文人经说[J]. 龚鹏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6]驳唐代进士难、明经易说[J]. 郭绍林. 史学月刊. 2002(01)
[7]唐宋间的孟子升格运动[J]. 徐洪兴. 中国社会科学. 1993(05)
硕士论文
[1]欧阳詹年谱及作品系年[D]. 张伟民.华中科技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135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35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