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主义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6:15
  圣·彼得·达米安(Peter Damian,1007-1072)是11世纪意大利丰泰·阿维拉纳(Fonte Avellana)修道院的院长。他推行的苦修主义最终影响了修道院的发展以及西欧的社会和文化。对达米安来说,苦修思想的起因首先在于当时的修道院和修士在信仰追求上的丧失。修道院牵涉入封建地产的纠纷中,神圣的修道院在世俗化,修道会规流于形式主义,修士的个人品行堕落。其次,教会内部在追求灵魂圣洁方面极度腐化,教士阶层的丑闻不断。教会业已丧失了自身在精神上关怀和牧养上帝子民的使命,沦为了各方争夺权利与利益的工具。在达米安看来,上帝之爱已经遭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损害。最后,处于个人的原因,达米安对于自己灵魂得救的敏感性,致使他认为赎罪苦修刻不容缓。苦修主义思想在人类历史中早已浮现。古代的原始宗教、古希腊哲学、古犹太教等都不同程度地展现出苦修主义的思想和实践。基督教的苦修形式和观念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上述宗教思想的影响,但仍然存在着些许不同。在达米安所生活的时代,面对着世俗洪流对上帝神圣家园的冲击和腐蚀,教会以及修道院极其需要赎罪苦修来警醒信徒。达米安的宗教苦修实践主要有独居、禁食和鞭笞等方式。它们...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圣·彼得·达米安的简介
    二、选题的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案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和探讨
第一章 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思想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一节 修道院的陨落
        一、神圣修道院的世俗化
        二、修道会规形式主义
        三、修士阶层个人品行的败坏
    第二节 教士“灵性牧者”职能的丧失
第二章 圣·彼得·达米安苦修思想形成的个人原因
    第一节 基督教的末世观
    第二节 对于“罪”的深刻体验
    第三节 对于个人灵魂平静的追求
第三章 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主义主张
    第一节 独居
        一、基督教的独居苦修传统
        二、达米安的独居苦修生活
    第二节 禁食
        一、基督教的禁食传统
        二、圣·彼得·达米安的禁食苦修
    第三节 鞭笞
        一、鞭笞习俗的起源
        二、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鞭笞
第四章 圣·彼得·达米安的苦修主义的影响和评价
    第一节 “复古”与“创新”并存的修道主义思想
    第二节 个人信仰:效仿基督的苦修主义
    第三节 社会伦理:个人与共同体救赎的苦修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督教《圣经》的苦修主义[J]. 许列民,何光沪.  学海. 2005(02)
[2]超越的悖论——试析西欧中世纪修道院改革运动[J]. 刘新成.  世界历史. 2001(03)

硕士论文
[1]试论17、18世纪英国清教苦修内涵的转变[D]. 彭平.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试析10-13世纪西欧的修道院改革[D]. 於燕燕.华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64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64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e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