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20:34

  本文关键词: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在唐朝时期,禅宗六祖慧能对禅宗进行了改革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南宗禅。南宗禅在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新局面。南宗禅在中国的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人数之多,是一种外来文化成功中国化传播的经典案例。 本论文将视线集中于佛教南宗禅在中国唐朝时期的形成和传播。运用传播学基本原理,例如拉斯韦尔传播过程模式、肯尼斯?伯克的“认同”理论、马维尔和施密特开创的“顺从获得”理论以及一些相关的舆论学理论等等,结合扎根理论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南宗如何使传播教义融合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习惯,以及在传播过程中采用怎样的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揭示中国文化在面对异质文化时所表现出的包容性、凝聚力。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南宗禅能在唐代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南宗传播者的革新与奋争是南宗在中国成功传播的基础。 (2)南宗禅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中都能拥有广泛的受众是南宗成为禅宗正统,获得理想传播效果的又一重要原因。 (3)南宗禅能率先完成中国化,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还在于对传播媒介的应用。 (4)南宗禅对传播信息的管理也是其影响深远的重要因素。 (5)南宗禅从偏安一隅发展成为禅宗正统,最终形成了南宗五家,成为中国佛教的典型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得不承认南宗禅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理想的传播效果,南宗禅的经典传播之道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关键词】:南宗禅 唐代 传播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1 绪论7-11
  • 1.1 研究背景7
  • 1.2 文献综述7-8
  • 1.3 研究思路8-9
  • 1.4 研究方法9-10
  • 1.5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点10-11
  • 2 南宗禅主要传播者的革新与奋争11-23
  • 2.1 南宗禅的首位传播者慧能大师11-18
  • 2.1.1 六祖慧能对南宗传播符号与意义的革新12-18
  • 2.2 神会禅师——中国古代引导舆论的大师18-23
  • 2.2.1 安史之乱前北宗的舆论优势18-20
  • 2.2.2 “无遮大会”——南宗对既有舆论的冲击20-21
  • 2.2.3 “安史之乱”——南宗传播的舆论转折点21-23
  • 3 南宗传播的受众分析23-28
  • 3.1 封建社会的意见领袖——统治阶级对南宗的信仰23-25
  • 3.2 平民性与劳动性使南宗赢得大量平民受众25-28
  • 3.2.1 南宗禅的平民性25-26
  • 3.2.2 南宗禅的劳动性26-28
  • 4 南宗禅的传播媒介28-32
  • 4.1 口语媒介28
  • 4.2 文字媒介28-30
  • 4.2.1 南宗禅千古流传的经典文本——《坛经》29-30
  • 4.3 画像媒介30-32
  • 5 南宗传播的信息管理32-35
  • 6 南宗禅的传播效果35-37
  • 6.1 南宗传播的繁荣——南宗五家的形成35-37
  • 7 结束语37-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学华;周娟;;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与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李锦全;对慧能改革南宗教义的一点探索[J];中国哲学史;199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唐代南宗禅传播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94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194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7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