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骊山老母信仰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5 17:20

  本文关键词:骊山老母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山不在高,有仙则灵”,骊山因为有了骊山老母这位女神而富有了灵气。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女娲在骊山补天到唐朝“骊山老母”名字的正式出现,可以看出骊山老母信仰从古到今并没有在时间上断裂过。骊山老母在历史上的形象演变过程,生动有趣,使得她在唐后的小说中也演绎着各种各样的女神角色。史料、小说、以及文学作品三板块资料相互支撑,使这个千年女神生动、丰富地演绎出多彩的独特形象。 本文按历史发展顺序,从史料和文学作品中挖掘材料,以“史”、“文”相结合的方式来探讨骊山女神的多样形象。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实体(诸如老母宫的碑子、陈列的器具)、符号、画面等各种信息载体,探讨和分析骊山老母。“六月会”、“补天补地节”是骊山老母信仰的民俗活动表现。对于本文涉及的民俗活动部分,笔者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与田野调查,利用实地采风获得第一手资料,在实践中挖掘出与骊山老母信仰更多的相关信息。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首先从史料中梳理分析唐朝之前骊山老母的形象,从而得出了女神崇拜为母题、女英雄为母题等神话批判的原型;紧接着从唐朝时代背景分析骊山老母是时代的产物,并且对其信仰特点予以总结。第二章从《阴符经》、《老母玄真经》以及老母提出制约人们行为的“八宝”等探讨骊山老母信仰的美学精神。第三章用目前学术界应用较为普遍的比较研究法把骊山老母和其他具有相似性的女神诸如西王母、泰山女神、九天玄女等作以对比。第四章从唐后小说、剧本等文学题材中探寻骊山老母和其女弟子们的文学形象,并对她们的形象做一总结。第五章对骊山老母祭祀予以探讨。从日常信仰活动和老母会(又叫”骊山老母女媒节”、”善嗣会”、”传子会”、”禅子会”)两个部分予以论述。最后结论部分得出:骊山老母作为一个比较地域化的女神有着世界各国女神信仰的特点,骊山老母信仰的相关研究和民俗调研个案分析,体现了人类前文化时代的大传统特色。
【关键词】:骊山老母 形象演绎 信仰祭祀 民俗调研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8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7-14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第一章 骊山老母信仰的历史流变和特点18-42
  • 第一节 骊山老母唐朝之前的形象18-30
  • 1.1 远古“女神崇拜”为母题的神话传说18-24
  • 1.2 原始女性崇拜的“女英雄”神话母题24-28
  • 1.3 教训“帝王”为主题的神话传说28-30
  • 第二节 唐朝“骊山老母”形象的确立和原因30-36
  • 1.1 唐朝时代氛围促使“骊山老母”信仰形成30-33
  • 1.2 李荃授《阴符经》的故事使骊山老母形象最终确立33-36
  • 第三节 骊山老母信仰的特点36-42
  • 1.1 骊山老母具有“民俗”性36-39
  • 1.2 三霄信仰凸显骊山老母传承弟子的特点39-42
  • 第二章 骊山老母信仰的美学精神42-68
  • 第一节 老母殿(宫)成为其信仰的主要祭拜场地42-48
  • 第二节 老母传授的“八宝”是中国道教和儒学育德的核心48-54
  • 第三节 《阴符经》中的和谐自然观54-56
  • 第四节 骊山老母的各种画像56-65
  • 第五节 《骊山老母玄真经》的思想内涵65-68
  • 第三章 骊山老母与相关女神的对比研究68-90
  • 第一节 骊山老母与西王母68-76
  • 1.1 两女神形象演变68-70
  • 1.2 两女神男仙陪伴70-72
  • 1.3 两女神职司比较72-76
  • 第二节 骊山老母与碧霞元君76-84
  • 1.1 两女神多样的身份由来与形象探讨76-79
  • 1.2 两女神职司与功能的比较79-83
  • 1.3 古代传说中两位女神除暴安良职司的渐缺83-84
  • 第三节 骊山老母与九天玄女的战神形象对比84-90
  • 第四章 小说中骊山老母及其女弟子形象90-130
  • 第一节 骊山老母形象90-114
  • 1.1 斗法、参战的女战神91-95
  • 1.2 显灵、显能的神人95-100
  • 1.3 教化人的圣母100-106
  • 1.4 助徒、关心弟子姻缘的师傅106-113
  • 1.5 骊山老母形象总结113-114
  • 第二节 骊山老母的女弟子114-130
  • 1.1 三霄、火母、白素贞等非“俗”人弟子115-118
  • 1.2 王后和公主的身份118-122
  • 1.3 参政、上战场的女战士122-127
  • 1.4 老母女弟子形象总结127-130
  • 第五章 骊山老母的祭祀130-147
  • 第一节 平日祭祀活动130-136
  • 第二节 老母庙会136-147
  • 结论147-151
  • 参考文献151-155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155-156
  • 致谢1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进国;李筌《黄帝阴符经疏》的真伪考略[J];中国道教;2002年04期

2 刘相雨;古代小说中骊山老母形象的演化及文化阐释[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颖 ,陈速;骊山老母考辩[J];科学中国人;1999年10期

4 杨东晨;;骊山老母非女娲[J];华夏文化;201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骊山老母信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67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67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c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