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的风化综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11:36
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拥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甘肃陇南市各县区中历史最悠久的石窟寺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与文化价值。由于法镜寺石窟周边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及人口密集程度等因素的变化对石窟寺所处保存环境造成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石窟文物类文化遗产逐渐成为较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加之当地逢年过节上香祭拜等民俗活动,石窟寺受到各种污染物的破坏作用明显加重。通过2017年1月起在该地所做调查,本文探讨了石窟内现存的各种病害,依据石窟所处客观环境,分析了这些病害的来源。为提出对石窟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建议,本文以岩石性质分析、石质文物风化模拟实验以及石窟文物调查分析等为主要内容,对法镜寺石窟所属的干燥地区露天环境下石质文物的风化机理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其在未来的保存年限。针对石窟寺文物的风化速率,构思相关模拟实验,从而了解法镜寺石窟的风化程度及其耐腐蚀程度。本文所做工作和结论如下。(1)运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以及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仪器对所选岩石样品进行科学规范的检测分析,以有效检测出石窟病害中风化产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同时更好地了解岩体的风化机理。结果显示,石窟寺岩石以石英、钙长石、...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法镜寺石窟东崖山体图
第二章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概况2的窟龛数较多,但现存为数不多的造像龛里,几乎没有完整的造像,大多数造像面目全非,甚至有的仅存空龛室。石窟文物早已褪去昨日辉煌。图1.1法镜寺石窟东崖山体图为更深刻地了解石窟文物的腐蚀机理,有效制定出可行方案,以解决迫切面临的文物保护问题,需要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前期研究。主要方法包括使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以及便携式XRF对岩石的主要成分、物质含量及其物相即内部结构加以了解,从而达到更直观了解它的具体保存现状以及病害成因的目的。其次,做相关的模拟实验,如盐分模拟实验、冻融实验以及大气污染模拟实验更充分的去了解法镜寺石窟文物的的风化机理。最后,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石窟文物的最主要的腐蚀机理。图1.2第21窟下面一空窟龛图1.3第23窟
第23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J]. 王玉龙,黄凰,秦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2)
[2]砂岩类石窟寺保护新进展——以云冈石窟保护研究新成果为例[J]. 黄继忠,王金华,高峰,王逢睿,齐扬,刘绍军. 东南文化. 2018(01)
[3]酸雨作用下碳酸盐岩类文物的溶蚀过程与机理[J]. 陈卫昌,李黎,邵明申,梁行洲,AFOLAGBOY Lekan Olatayo.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1)
[4]古牌坊表面盐碱结晶的清洗研究[J]. 郑晓平,魏国锋. 江西建材. 2016(16)
[5]云冈石窟的污染物病害调查研究[J]. 刘仁植,张秉坚,魏国锋,张晖,石美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02)
[6]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预防性保护[J]. 范子龙,冯太彬. 石窟寺研究. 2013(00)
[7]陇南山区近40年大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灾害风险区划[J]. 肖志强,赵彦锋. 甘肃科技. 2013(18)
[8]清水砖墙无损排盐技术及效果评估——以香港牛棚艺术村PB570为例[J]. 戴仕炳,周永强,朱尚有,张德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3(02)
[9]石质文物生物风化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冯楠. 边疆考古研究. 2012(02)
[10]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风化腐蚀模拟实验[J]. 戎岩,吴海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博士论文
[1]大气酸性气体加速碳酸岩质文物风化的模拟实验研究[D]. 李柳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飞来峰造像典型微生物病害认知与防治研究[D]. 李天晓.浙江大学 2019
[3]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微粒子喷射清洗技术研究[D]. 周伟强.中国地质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砂岩类石质文物脱盐材料效果实验室评估研究[D]. 曾行娇.西北大学 2018
[2]大气污染物(SO2、NOx)影响云冈石窟风化的实验室模拟研究[D]. 王颖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3]盐结晶对石质文物的破坏及控制研究[D]. 鱼汶.云南大学 2016
[4]2014年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特征分析[D]. 韩朴.青海师范大学 2015
[5]西和县仇池故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D]. 高翔.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化学清洗技术研究[D]. 刘仁植.浙江大学 2012
[7]“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研究[D]. 韩宗坡.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3491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法镜寺石窟东崖山体图
第二章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概况2的窟龛数较多,但现存为数不多的造像龛里,几乎没有完整的造像,大多数造像面目全非,甚至有的仅存空龛室。石窟文物早已褪去昨日辉煌。图1.1法镜寺石窟东崖山体图为更深刻地了解石窟文物的腐蚀机理,有效制定出可行方案,以解决迫切面临的文物保护问题,需要通过模拟实验进行前期研究。主要方法包括使用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以及便携式XRF对岩石的主要成分、物质含量及其物相即内部结构加以了解,从而达到更直观了解它的具体保存现状以及病害成因的目的。其次,做相关的模拟实验,如盐分模拟实验、冻融实验以及大气污染模拟实验更充分的去了解法镜寺石窟文物的的风化机理。最后,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石窟文物的最主要的腐蚀机理。图1.2第21窟下面一空窟龛图1.3第23窟
第23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肃西和法镜寺石窟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J]. 王玉龙,黄凰,秦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12)
[2]砂岩类石窟寺保护新进展——以云冈石窟保护研究新成果为例[J]. 黄继忠,王金华,高峰,王逢睿,齐扬,刘绍军. 东南文化. 2018(01)
[3]酸雨作用下碳酸盐岩类文物的溶蚀过程与机理[J]. 陈卫昌,李黎,邵明申,梁行洲,AFOLAGBOY Lekan Olatayo. 岩土工程学报. 2017(11)
[4]古牌坊表面盐碱结晶的清洗研究[J]. 郑晓平,魏国锋. 江西建材. 2016(16)
[5]云冈石窟的污染物病害调查研究[J]. 刘仁植,张秉坚,魏国锋,张晖,石美凤.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6(02)
[6]石质文物保存环境控制与预防性保护[J]. 范子龙,冯太彬. 石窟寺研究. 2013(00)
[7]陇南山区近40年大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与灾害风险区划[J]. 肖志强,赵彦锋. 甘肃科技. 2013(18)
[8]清水砖墙无损排盐技术及效果评估——以香港牛棚艺术村PB570为例[J]. 戴仕炳,周永强,朱尚有,张德兵.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13(02)
[9]石质文物生物风化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 冯楠. 边疆考古研究. 2012(02)
[10]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的风化腐蚀模拟实验[J]. 戎岩,吴海涛.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博士论文
[1]大气酸性气体加速碳酸岩质文物风化的模拟实验研究[D]. 李柳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2]飞来峰造像典型微生物病害认知与防治研究[D]. 李天晓.浙江大学 2019
[3]石质文物表面污染物微粒子喷射清洗技术研究[D]. 周伟强.中国地质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砂岩类石质文物脱盐材料效果实验室评估研究[D]. 曾行娇.西北大学 2018
[2]大气污染物(SO2、NOx)影响云冈石窟风化的实验室模拟研究[D]. 王颖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
[3]盐结晶对石质文物的破坏及控制研究[D]. 鱼汶.云南大学 2016
[4]2014年中国主要大气污染物时空特征分析[D]. 韩朴.青海师范大学 2015
[5]西和县仇池故地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D]. 高翔.西北师范大学 2014
[6]不可移动石质文物表面有害污染物化学清洗技术研究[D]. 刘仁植.浙江大学 2012
[7]“非遗”保护的自主性、本真性、整体性研究[D]. 韩宗坡.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3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0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