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五条路径
发布时间:2021-08-08 20:13
本文将伊斯兰教中国化路径归纳为五条,即"爱国爱教"政治认同的中国化、"华化内化"社会身份的中国化、"由俗而礼"宗教制度的中国化、"经学系传"教职人员的中国化、"汉文译著"思想文化的中国化。重点论述了五个问题:以"一以贯之"构建政治认同、以宗族和寺坊构建集体社会身份、以"教随人定、法顺时行"协调国法与教法关系、以融通传统经学与现代知识培养宗教人才、以"伊儒会通"界定汉文译著。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爱国爱教——政治认同的中国化
(一)认主与忠君
(二)天道与人道
(三)爱国与爱教
(四)国法与教法
二、华化内化——社会身份的中国化
(一)宗族
(二)寺坊
(1)社和寺坊都是社会单位。
(2)社和寺坊都有宗教含义。
(3)社和寺坊都是地方公共事务的中心,并承担道德教化功能。
三、由俗而礼——宗教制度的中国化
(一)教随人定
(二)法顺时行
四、经学系传——教职人员的中国化
五、汉文译著——思想文化的中国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刘智《天方典礼》看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路径方式[J]. 吴云贵.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3)
[2]“教法随国论”——伊斯兰教法中国化的本土经验与普遍意义[J]. 李林. 文化纵横. 2018(01)
本文编号:3330608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爱国爱教——政治认同的中国化
(一)认主与忠君
(二)天道与人道
(三)爱国与爱教
(四)国法与教法
二、华化内化——社会身份的中国化
(一)宗族
(二)寺坊
(1)社和寺坊都是社会单位。
(2)社和寺坊都有宗教含义。
(3)社和寺坊都是地方公共事务的中心,并承担道德教化功能。
三、由俗而礼——宗教制度的中国化
(一)教随人定
(二)法顺时行
四、经学系传——教职人员的中国化
五、汉文译著——思想文化的中国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刘智《天方典礼》看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路径方式[J]. 吴云贵. 世界宗教研究. 2019(03)
[2]“教法随国论”——伊斯兰教法中国化的本土经验与普遍意义[J]. 李林. 文化纵横. 2018(01)
本文编号:33306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3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