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8 20:13
本文关键词: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代人间佛教的重要实践家星云法师依据“立于传统,超越传统”的原则,推动当代佛教的人间化、通俗化、现代化、年轻化、生活化、制度化、国际化发展,由此,也奠定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理论与实践的基调和基础,使其伦理理念与践行方式和传统佛教伦理相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普世性、融和性特征,同时也保持了其宗教伦理的神圣性。 本文以从总论到分论的方式,探索了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其佛教伦理的基本特征是建构在现世人间基础之上,特别强调以佛教善美理念来调解和化导个人、家庭、社会、自然、国际之间的各种关系。依据佛教关于宇宙、人生的普遍法则“缘起”观和善恶道德的基础“因果”观,并结合现代社会特征,星云发展出了融和世出世间、传统现代、自利利他的人间佛教伦理内涵、现代伦理理念与道德实践方式,这是星云人间佛教伦理的理论建构部分,这部分伦理理论也是他个体道德、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生命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 传统佛教伦理主要用于调节宗教内僧信四众为核心的各种人际伦理关系。人间佛教的人间性和生活性,决定了星云的视角更加广阔,因而他对个体道德、现代家庭伦理、管理伦理、经济伦理等,都做了佛教伦理视角的解读,进一步他又对生命伦理、生态伦理等应用伦理学前沿主题表达了人间佛教伦理向度的解读,显示了人间佛教不退缩,勇于介入现代生活的勇气,从而使人间佛教伦理的调节范围大大超越了传统佛教伦理以独善其身为主的小乘佛教(声闻佛教)伦理和以居家伦理为主的人乘佛教伦理,这也正体现了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的菩萨乘佛教伦理(或者也可叫大乘佛教伦理)的特点,实际上人间佛教伦理既区分了由人本道德至菩萨道德的境界序列,二者又统一在大乘佛教伦理框架之中。 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被认为是佛法在现代社会应世的最佳工具,因此,随着星云人间佛教实践的深入和全球视野的形成,他的思想意识中也逐步确立了欢喜融和、同体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等富含现代气质的伦理理念,这些理念具有区别传统佛教伦理、超越宗教、蕴含普世价值的现代特征,他也以此来处理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宗教与宗之间的各种关系。不管是在他的个体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以至于生命伦理的论述中,这些理念都普遍适用。 当今世界充满着差异、冲突、对立,而星云则力图调合一切差别,包括传统与现代、出世与入世、世俗与神圣、自利与利他、在家与出家,甚至古今中外所有佛学、佛教各宗各派、不同民族、信仰、国家,在他看来,这些差别都可以共存。而他也正是通过五乘佛法的理论建构,使融和成为可能。因为人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正好涵盖了不同层次的道德要求。所以传统价值观中的忠、孝思想与现代价值强调的民主、平等、自由精神经过星云法师的阐释都可以共存。因而,正是基于对道德层次性的认同,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涵盖了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等多个层面,从而能够适应不同层次、不同境遇下人们的道德需求。 文章在分论部分重点论述了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运用,包括伦理管理思想、经济伦理思想和生命伦理思想,突出了其实践伦理和应用伦理的特色,体现了与传统佛教伦理思想不同的现代特色。 总体而言,星云的人间佛教伦理思想是人本导向和人生取向、生活导向和生命取向、实践导向和理想取向的,它以人为核心,展开了关于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家庭、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基于人间佛教立场的诠释与调治。相对于传统佛教伦理,星云的人间佛教伦理是一种入世更深,应世、普世、化世更广的宗教伦理,从其化世效果和道德影响力来说,星云所推行的人间佛教伦理是将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融和在一起的成功典范。
【关键词】:星云 人间佛教 佛教伦理 应用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94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2
- 第一章 导论12-26
- 1.1 选题的目的和价值12-17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7-24
- 1.2.1 星云传记与星云作品17-18
- 1.2.2 关于星云及人间佛教思想的学术论文及著作18-20
- 1.2.3 关于人间佛教伦理的学术论文和著作20-24
- 1.3 研究思路、研究态度、研究方法、创新之处24-26
- 第二章 星云法师与人间佛教26-50
- 2.1 近现代人间佛教的兴起26-36
- 2.1.1 中国近代社会的剧变与传统佛教的转型26-28
- 2.1.2 太虚的人生佛教28-32
- 2.1.3 印顺法师的人间佛教32-36
- 2.2 星云模式的人间佛教36-50
- 2.2.1 星云及其人间佛教内涵36-42
- 2.2.2 以人间化、通俗化回归佛陀本怀42-44
- 2.2.3 以现代化、年轻化、生活化实现弘法利生44-47
- 2.2.4 以国际化、本土化实现人间佛教的全球弘传47-48
- 2.2.5 以现世人间净土为建设目标48-50
- 第三章 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总论50-76
- 3.1 人间佛教的伦理内涵界定50-55
- 3.1.1 早期伦理内涵:强调“次序与默契”50-52
- 3.1.2 后期新伦理内涵:融和一切差别52-55
- 3.2 人间佛教的现代伦理理念55-65
- 3.2.1 欢喜与融和55-57
- 3.2.2 同体与共生57-59
- 3.2.3 尊重与包容59-61
- 3.2.4 平等与和平61-65
- 3.3 人间佛教的伦理践行65-76
- 3.3.1 以寺院及文教事业为依托,传播良善理念65-69
- 3.3.2 从台湾到世界,以慈善福利社会69-71
- 3.3.3 以道德行动和共修活动净化社会人心71-76
- 第四章 星云人间佛教个体道德论76-107
- 4.1 人间佛教的人本道德76-85
- 4.1.1 对何谓道德之判定76-77
- 4.1.2 五戒十善是人本道德77-80
- 4.1.3 实践八正道的道德生活80-82
- 4.1.4 佛光人的处世信条82-85
- 4.2 大乘行愿的菩萨道德85-91
- 4.2.1 六度万行是菩萨道德规范86-89
- 4.2.2 菩萨的完美道德品格89-91
- 4.3 人间佛教的心性修养91-107
- 4.3.1 染污心的对治91-98
- 4.3.2 心灵环保观98-101
- 4.3.3 德心的修养101-107
- 第五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家庭伦理观107-125
- 5.1 人间佛教家庭伦理思想的来源概述107-112
- 5.1.1 原始佛教时期的家庭伦理107-110
- 5.1.2 中国佛教孝思想110-112
- 5.2 人间佛教的家庭伦理112-125
- 5.2.1 现代家庭伦理的困境112-114
- 5.2.2 夫妇之间的伦理114-117
- 5.2.3 亲子之间的伦理117-122
- 5.2.4 人间佛教家庭伦理的特点122-125
- 第六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社会伦理观125-152
- 6.1 人间佛教伦理管理125-138
- 6.1.1 管理的伦理内涵125-127
- 6.1.2 伦理管理的要点和原则127-129
- 6.1.3 伦理管理的层次129-135
- 6.1.4 伦理管理的境界和特征135-138
- 6.2 人间佛教经济伦理138-152
- 6.2.1 关于财富的道德判断138-140
- 6.2.2 关于财富的价值追求140-143
- 6.2.3 经济收益的原则143-146
- 6.2.4 财富使用的原则146-152
- 第七章 星云人间佛教的生命伦理观152-178
- 7.1 人间佛教的生命观152-159
- 7.1.1 生命伦理的认识论基础:缘起与流转152-154
- 7.1.2 生命的伦理观:平等与共生154-155
- 7.1.3 生命的价值观:提升与超越155-159
- 7.2 现代生命伦理问题的佛法解读159-169
- 7.2.1 佛教的生死观160-162
- 7.2.2 安乐死:“爱”的原则162-164
- 7.2.3 堕胎:自主与合道德的原则164-166
- 7.2.4 关于器官移植与克隆166-167
- 7.2.5 临终关怀的理论与实践167-169
- 7.3 众生生权与生态保护169-178
- 7.3.1 众生生权内涵及生权保护170-173
- 7.3.2 生命同体观及生态保护173-178
- 结语:星云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178-188
- 参考文献188-192
- 致谢192-194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19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群;;汉传佛教的和谐伦理思想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7年06期
2 陈兵;佛法与现代人的“心病”[J];佛教文化;2002年Z2期
3 菩提;佛教家庭伦理观初探[J];法音;2003年05期
4 邓子美;;人间佛教释疑[J];法音;2007年12期
5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J];法音;1998年06期
6 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下)[J];法音;1998年07期
7 乔学斌;;略论儒、道、释的生命伦理观及其现代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方立天;;佛教生态哲学的现代启示[J];绿叶;2008年12期
9 董群;简论中国佛教伦理对国民伦理精神的积极意义[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李玉用;;佛教伦理思想的生命关怀精神——兼论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J];唯实;200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星云法师人间佛教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4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3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