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宗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发布时间:2021-08-16 14:07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在纹理构筑了民族与宗教发展不可分离的历史和现实。民族宗教相互交织的客观规律使民族宗教学成为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反思与回顾民族宗教学的学科内涵、外延、特点及方法,可以概括出学科体系的整体框架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就民族宗教学的研究发展进行相关分析与展望。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宗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一)民族宗教学的内涵
(二)民族宗教学的外延
二、民族宗教学科体系形成及其发展
(一)民族宗教学的多重学科定位
(二)关于民族宗教学的学科研究方法讨论
(三)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民族宗教学的特点与研究实践
(一)与民族宗教工作密切联系
(二)关注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
(三)以民族学视角展开综合研究
四、民族宗教学中涉及的主要学科交叉领域
(一)宗教研究与人类学的综合
(二)社会学进入民族宗教研究
(三)民族志在民族宗教研究中的应用
(四)民族宗教学与文化研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调查研究——以青海省为例[J]. 牛丽云.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1)
[2]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J]. 王建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一带一路”场域中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关系辨析[J]. 宫玉涛.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1)
[4]“宗教与中国社会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圆桌会议综述[J]. 余伟韬. 民族论坛. 2012(06)
[5]宗教生态论[J]. 牟钟鉴. 世界宗教文化. 2012(01)
[6]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架构——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思考[J].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J]. 王建新. 民族研究. 2009(03)
[8]宗教学奋进的三十年[J]. 牟钟鉴. 中国宗教. 2008(10)
[9]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J].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博士论文
[1]多元信仰文化与族际互动[D]. 王默.兰州大学 2017
[2]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杜丽.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5812
【文章来源】:思想战线.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民族宗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一)民族宗教学的内涵
(二)民族宗教学的外延
二、民族宗教学科体系形成及其发展
(一)民族宗教学的多重学科定位
(二)关于民族宗教学的学科研究方法讨论
(三)民族宗教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民族宗教学的特点与研究实践
(一)与民族宗教工作密切联系
(二)关注宗教与民族的互动关系
(三)以民族学视角展开综合研究
四、民族宗教学中涉及的主要学科交叉领域
(一)宗教研究与人类学的综合
(二)社会学进入民族宗教研究
(三)民族志在民族宗教研究中的应用
(四)民族宗教学与文化研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地区民族宗教事务治理调查研究——以青海省为例[J]. 牛丽云. 青海民族研究. 2018(01)
[2]民族宗教学视域中的宗教民族志研究[J]. 王建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3]“一带一路”场域中恐怖主义与民族宗教关系辨析[J]. 宫玉涛. 国际关系研究. 2016(01)
[4]“宗教与中国社会六十年:回顾与展望”圆桌会议综述[J]. 余伟韬. 民族论坛. 2012(06)
[5]宗教生态论[J]. 牟钟鉴. 世界宗教文化. 2012(01)
[6]中国民族宗教研究的学术架构——基于民族学/人类学的思考[J]. 王建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7]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宗教研究方法论探析[J]. 王建新. 民族研究. 2009(03)
[8]宗教学奋进的三十年[J]. 牟钟鉴. 中国宗教. 2008(10)
[9]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J].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博士论文
[1]多元信仰文化与族际互动[D]. 王默.兰州大学 2017
[2]基督宗教与云南苗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 杜丽.中央民族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58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345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