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在
发布时间:2021-09-29 07:32
城隍庙是中国古代社会祭祀城隍神的庙宇空间。明初定城隍之制,试图以国家权力确立城隍庙为官方教化空间,对其严格管理,一度割裂了民众与城隍神的互动联系。晚明以降,伴随统治者对江南城隍庙管理日益松弛以及民众参与度的逐渐增强,城隍庙成为官员与士绅治理社会的行政性工具。同时,江南地方社会与城隍庙的频繁互动使得其世俗化程度显著提高,并由单纯的政治教化空间演变为开放的社会公共空间,社会功能愈益多元化。
【文章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8(01)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封闭社区与街区制:一个边界理论的视角[J]. 陈越鹏,王蒲生,李雪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官民共享空间的形成:明清江南的城隍庙与城市社会[J]. 王健. 史学月刊. 2011(07)
[3]佛道世俗化与江南民间信仰之关系——以明清时期江南观音、城隍习俗为中心[J]. 严明. 学术界. 2010(07)
[4]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J]. 邓正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5]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J]. 王健. 史林. 2003(01)
[6]忠义传说、祭祀圈与祭祀组织──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氏忠训庙的历史与现实[J]. 钱杭. 史林. 2002(01)
[7]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J]. 陈春声. 史学月刊. 2001(01)
[8]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 高丙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9]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刍议[J]. 顾希佳. 浙江社会科学. 1999(05)
[10]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 赵世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6)
本文编号:3413315
【文章来源】: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8(01)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封闭社区与街区制:一个边界理论的视角[J]. 陈越鹏,王蒲生,李雪石.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2]官民共享空间的形成:明清江南的城隍庙与城市社会[J]. 王健. 史学月刊. 2011(07)
[3]佛道世俗化与江南民间信仰之关系——以明清时期江南观音、城隍习俗为中心[J]. 严明. 学术界. 2010(07)
[4]关于“国家与市民社会”框架的反思与批判[J]. 邓正来.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03)
[5]祀典、私祀与淫祀:明清以来苏州地区民间信仰考察[J]. 王健. 史林. 2003(01)
[6]忠义传说、祭祀圈与祭祀组织──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氏忠训庙的历史与现实[J]. 钱杭. 史林. 2002(01)
[7]正统性、地方化与文化的创制──潮州民间神信仰的象征与历史意义[J]. 陈春声. 史学月刊. 2001(01)
[8]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 高丙中.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9]浙江民间信仰现状刍议[J]. 顾希佳. 浙江社会科学. 1999(05)
[10]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 赵世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6)
本文编号:341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1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