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17:13
本文关键词: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选题的意义 面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危机,东西方的思想精英们开始对近现代文明进行反思,试图探索出一条拯救现代文明危机之路。危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严重破坏,不断遭受来自自然界的报复;二是人自身精神田园的荒芜,心理失调、道德沦丧;三是各种文明相互激荡,由此而生的各种战乱和争斗等。解决文明危机的出路,无论东西方思想家纷纷把目光投向东方文明。循着大师们的这一理轨,我们发现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对解决人类文明危机有其独到之处,对其作系统的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本文的创新点共三个: 1,把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放在全球伦理(普世伦理)的背景下来研讨;2,较为系统地探讨和评价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弥补这一研究上的不足;3,尝试建立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学体系。 三、佛教伦理应成为全球伦理的基础 1993年的第二届世界宗教议会,发表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宣言》指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居于这一认识,世界宗教议会尝试建立“关于一些有约束力的价值观、不可或缺的标准以及根本的道德态度的一种最低限度的基本共识”。 就世俗的伦理道德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因此,要在当今世界找到消解各种冲突和苦难的、最低限度的“全球伦理”,是伦理学所无法完成。 宗教伦理(特别是佛教)以它特有的出世精神,超然于世俗之外,对世界的苦难和冲突作形而上的审视,它所确立的伦理准则较世俗伦理有更大的普遍性、抽象性和包容性。无论是威尔逊还是池田大作都认为:“只有宗教能够架起沟通人类的桥梁。”尽管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人们所寻求的终极关怀是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表现出的人性却是相同的,即人不同于动物,他需要有一个为
【关键词】:宗教伦理 全球伦理 人生观 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B948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14-33
- 一、宗教伦理与终极关怀15-24
- (一) 宗教伦理能否成为全球伦理的基础15-20
- (二) 佛教能成为全球伦理的基础,,是它的终极关怀——“大融合”使然20-23
- (三) 佛教伦理思想研究概况23-24
- 二、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24-26
- (一) 宗教伦理道德具有不同于世俗伦理道德的三大特征24-25
- (二) 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统一性25-26
- 三、宗喀巴大师生平及其宗教改革26-33
- (一) 宗喀巴大师的生平26-27
- (二) 宗喀巴大师进行宗教改革的背景27-29
- (三) 宗喀巴大师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29-33
- 第二章 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思想的理论基础——三要道33-56
- 一、出离心34-35
- 二、菩提心35-36
- 三、空性正见36-56
- (一) 缘起法则即其伦理意义36-38
- (二) 缘起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和本源38-40
- (三) 缘起有与法空无自性40-49
- (四) 诸法无我49-56
- 第三章 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思想56-88
- 一、人生唯苦56-67
- (一) 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的逻辑起点——人生唯苦56-57
- (二) 诸受是苦57-67
- 二、慈悲利众67-74
- (一) 芸芸众生皆父母68-69
- (二) 一切众生皆平等69-70
- (三) 以菩提心普度和拯救众生70-74
- 三、众善奉行、诸恶莫作74-83
- (一) 善的涵义和善的种类74-75
- (二) 善心75-76
- (三) 善行76-80
- (四) 善的动机80-81
- (五) 何谓恶81-82
- (六) 恶心82
- (七) 恶行82-83
- 四、生态伦理83-88
- (一) 对动物的保护84-85
- (二) 对水资源、草原和森林的保护85-86
- (三) 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观基础86-88
- 第四章 宗喀巴大师修证伦理学88-124
- 一、下士道的伦理修持89-97
- (一) 依止善知识89-91
- (二) 人身难得当善待91-93
- (三) “皈依三宝”方得救93-96
- (四) 深信业果求善报96-97
- 二、中士道的伦理修持97-105
- (一) 发出离心97-98
- (二) 思维集谛知苦因98-101
- (三) 修“三学”得解脱101-105
- 三、上士道的伦理修持105-124
- (一) 自觉觉他菩提心106-109
- (二) 自利利他修六度109-117
- (三) 摄化众生成菩提117-118
- (四) 修习密乘速成佛118-124
- 第五章 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价值观124-141
- 一、人生的价值追求124-125
- 二、人生道德价值标准125-126
- 三、道德理想人格典范126-129
- 四、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价值观的基本特征129-131
- 五、宗喀巴大师宗教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131-141
- (一) 唤醒人们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132-133
- (二) 达成最低限度的“全球伦理”133-134
- (三) 对苦乐持中道立场134-135
- (四) 不知苦焉知乐135-136
- (五) 直面人生的诸多苦难136-137
- (六) 医治人类的心灵创伤137-138
- (七) 超越生死圆满生命,实现宇宙人生同天境界138
- (八) 客观评价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138-141
- 参考文献141-145
-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简介145-147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存河;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春晖;论苯教和藏传佛教对高原藏族生态文化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福娜;论《尘埃落定》的空寂观[D];吉林大学;2009年
3 郭兆儒;包头昆都仑召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宗喀巴大师的宗教伦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