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及重要人物
发布时间:2021-10-22 18:39
<正>佛教源于古印度,佛经最初所使用的语言是巴利文和梵文,传到中国后,分别翻译为汉文、藏文、蒙古文、满文、傣文等多种语言,为中国人提供了了解和学习佛教经典的契机。佛教传到中国后,结合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思想、习俗又有了新的发展。譬如在建筑、绘画、石窟雕刻艺术等方面都具有佛教中国化的特点,藏传佛教地区的佛教建筑更具有藏族地区和中原文化结合的艺术特点,在唐卡艺术以及藏医学领域也具有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突出特点。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
二、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使者——文成公主
三、藏传佛教中国化先驱者——萨迦班智达的历史性贡献
四、宗喀巴大师对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五、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突出贡献者——十世班禅大师的“慈心无碍、行愿无尽”的宏愿
本文编号:3451654
【文章来源】:中国宗教.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脉络
二、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使者——文成公主
三、藏传佛教中国化先驱者——萨迦班智达的历史性贡献
四、宗喀巴大师对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五、藏传佛教中国化的突出贡献者——十世班禅大师的“慈心无碍、行愿无尽”的宏愿
本文编号:34516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51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