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之间中国冥界观的变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唐之间中国冥界观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冥界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中国的冥界观从出现到最后定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开始的土伯、西王母、泰山府君到后来我们所熟悉的地藏王、阎罗王,从最早的昆仑泰山治鬼到后来的地狱轮回转世。变化的不仅仅是地点和统治者,同时还有功能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政治、经济、思想、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时冥界观的变化对于中国的很多方面产生了影响,尤其是社会生活方面,如冥婚就是建立在冥界观基础上的一种变态的婚姻形式,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鬼节祭祀等,也是出于对冥界观的认同,同时对于后来的文学戏剧作品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从鬼神观念产生开始,跨过几百年的时间,从汉代一直到魏晋时期,分析冥界观产生变化的背景、原因、特点,并且从宗教、社会、政治社会等方面阐述中国冥界观变化的因素和对社会的影响来分析中国冥界观的变化和引起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冥界 变化 宗教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933;K20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绪论7-13
- 一、前言7-8
- 二、国内外现状分析8-11
- (一) 国内研究现状8-11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1
- 三、研究意义11-13
- 第二章 先秦到魏晋时期的冥界观变化13-33
- 一、远古时期的观念13-14
- 二、冥府的演变14-33
- (一) 冥府概念14-16
- (二) 魂魄分离观念16-18
- (三) 高山地狱说的演变18-21
- (四) 地下地狱说的演变21-33
- 第三章 冥府的管理者33-51
- 一、早期统治者33-37
- (一) 土伯、西王母、神荼、郁垒33-35
- (二) 地下主35-37
- 二、道教中的统治者37-43
- (一) 泰山府君37-40
- (二) 丰都大帝40-43
- 三、佛教中的统治者43-51
- (一) 地藏王43-46
- (二) 阎罗王46-51
- 第四章 引起变化的因素51-72
- 一、社会因素51-54
- 二、佛教因素54-60
- (一) 秦汉时期的传入54-56
- (二) 魏晋时期的发展变化56-60
- 三、道教因素60-66
- (一) 两汉时期的萌芽阶段60-62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62-66
- 四、中国传统冥界观和地狱的对比66-72
- 第五章 结语72-80
- 一、冥界观对魏晋及以后社会生活的影响72-78
- (一) 冥婚72-74
- (二) 民间崇拜74-76
- (三) 传统节庆76-78
- 二、全文小结78-80
- 参考文献80-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礼心;论中国古代小说中“阴曹地府”的描写[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黄剑华;;汉代画像中的“事死如事生”观念与孝道思想探讨[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邓阿宁;宗教杂糅的酆都鬼城文化[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范恩君;泰山神信仰探微[J];中国道教;2004年01期
5 周文;;“地狱”源流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聂士全;地藏信仰与金地藏研究述评[J];法音;1996年07期
7 陈琳;;宗教伦理视域下的中国佛教“果报观”[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8 项裕荣;朱苏权;;中国古小说与佛教因果观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张琪亚;;民间信仰之宗教渊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兰殿君;;野蛮的殉葬制度[J];文史天地;2008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储晓军;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刚华;《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莹;唐代两京地区佛教的传播及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世强;中国佛教文化中地狱观念的意象分析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黄文坚;五代、宋文言小说中“鬼”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金东;论阎罗形象的本土化历程[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汉唐之间中国冥界观的变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6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