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叶尔羌汗国和卓势力对伊斯兰教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5-11 05:12

  本文关键词:叶尔羌汗国和卓势力对伊斯兰教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叶尔羌汗国时期是伊斯兰教在新疆广泛传播的重要阶段,伊斯兰教日益深刻的渗透到新疆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一股新的伊斯兰教贵族势力——和卓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它与伊斯兰教的传播发展相互依托,对伊斯兰教在新疆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分析研究叶尔羌汗国时期和卓势力与伊斯兰教发展的关系,进而揭示和卓势力对伊斯兰教发展的影响,对于进一步了解把握叶尔羌汗国时期及后世伊斯兰教发展与世俗政治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叶尔羌汗国时期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和卓势力最先以一种宗教势力的面目出现的,继而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伴随和卓势力的崛起,伊斯兰教神秘主义——苏非主义开始蔓延开来,苏非派日渐成为新疆伊斯兰教举足轻重的势力。和卓势力借助伊斯兰教苏非神秘主义的力量迅速崛起,不断攫取汗国的统治权,并通过其获得的宗教政治特权使苏非派在新疆伊斯兰教中居于支配地位,进一步确立苏非派在新疆伊斯兰教中的崇高地位。 苏非主义大行其道,叶尔羌汗国时期伊斯兰教发展明显融入了神秘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宗教势力与世俗政治趋于合流的倾向,和卓势力即其体现者。这样,就使得伊斯兰教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包括教义的丰富,教派势力的重新划分,神秘主义的流行,麻扎朝拜盛行,和卓地位神圣化的确立等等,都标志着伊斯兰教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所有这些归根结底则是由于和卓势力的发展所造成。 应该说,和卓势力与苏非主义的关系是叶尔羌汗国时期乃至后世新疆伊斯兰教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它们在推进新疆伊斯兰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和卓势力与苏非派相互勾结利用,力图实现政教合一的主张,对后世新疆政治与伊斯兰教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叶尔羌汗国 和卓势力 伊斯兰教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9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引言6-10
  • 1.1 文献综述6-9
  • 1.1.1 国内的研究现状6-8
  • 1.1.2 国外的研究现状8-9
  • 1.2 研究方法9
  • 1.3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9-10
  • 2. 叶尔羌汗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和卓势力的崛起10-17
  • 2.1 伊斯兰教的发展10-13
  • 2.1.1 苏非主义的传播10-12
  • 2.1.2 苏非派的发展12-13
  • 2.2 和卓势力崛起13-17
  • 2.2.1 和卓的由来13-15
  • 2.2.2 和卓势力对政治的干预15-17
  • 3. 和卓势力的膨胀对伊斯兰教的影响17-33
  • 3.1 和卓势力与苏非教团17-25
  • 3.1.1 乌瓦伊西耶教团的传教活动17-19
  • 3.1.2 黑山派与白山派和卓贵族19-21
  • 3.1.3 苏非派扮演着宗教与政治双重角色21-25
  • 3.2 伊斯兰教发展的新特点25-33
  • 3.2.1 神秘主义流行26-28
  • 3.2.2 和卓地位的神圣化28-31
  • 3.2.3 麻扎朝拜盛行31-33
  • 4. 结语33-35
  • 参考文献35-38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38-39
  • 后记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寅;西域伊斯兰教派和卓势力的膨胀与叶尔羌汗国的衰落[J];西北史地;1996年04期

2 王希隆;清代新疆分封制的失败及其原因[J];西北史地;1998年01期

3 李进新;;叶尔羌汗国时期的维吾尔族文化[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6期

4 李进新;论叶尔羌汗朝初期社会[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5 李进新;叶尔羌汗朝时期的宗教封建制度[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6 魏良_";叶尔羌汗国的体制和官制[J];民族研究;1992年02期

7 刘正寅;清朝统一西域进程中白山派和卓的活动与影响[J];西北民族研究;1997年01期

8 刘正寅;和卓家族在西域的兴起[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魏良_";叶尔羌汗国的创建和巩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10 阿不都秀库尔·吐尔迪;郝关中;;论察合台时期维吾尔古典文学[J];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叶尔羌汗国和卓势力对伊斯兰教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6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56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